「Pong Yau(朋友)!你來自邊度?印度!」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印度裔棟篤笑藝人兼雙語司儀Vivek Mahbubani在香港土生土長,以「阿V」的名字為港人熟識,多年來通過充滿幽默感的演出向觀眾發放笑彈。原來他早在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攻讀創意媒體課程時,已發掘出說笑的天份,其後更將楝篤笑由興趣變為事業,為香港及不同城市帶來歡笑。
2018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阿V,視這個孕育其成長與成名的出生地為家,除了外表和名字有「外國風」外,從談吐、生活習慣至喜好,皆與地道港人無異。回顧成長軌跡,阿V憶述,雙親並不懂廣東話,有感對融入香港社會構成障礙,因而將他送到本地學校讀書,並用上了很多方式,如補習、邀請同學回家一起做功課等,幫助他學好廣東話。由小到大皆置身於廣東話的學習環境,推動他的中文進步神速。
不過,阿V坦言,自小性格較內向,甚少主動認識朋友,直至如願入讀兼容藝術與電腦科學的城大創意媒體課程,轉捩點終告出現。「課程以創意主導,師生關係緊密。課堂上,導師鼓勵同學各抒己見,精通英語亦為我帶來很多小組匯報的機會;課堂以外,一眾同學和導師經常聚集在大圓枱用膳,毫無包袱地談天說地,每個人也很容易融入團隊。」
「我在城大積極與人互動,從中發現自己喜歡說笑。我的靈感通常來自觀察,記錄學校發生的種種趣事,例如遇上不快事,旁人都在抱怨,我卻會用引人發笑的角度看待事件,亦有機會參與大學的Band Show,享受台上表演。凡此種種,令我留意自身的興趣和方向。」阿V補充,小時候家人常觀看電視播放的英語節目,第一次接觸到西方的棟篤笑已驚為天人,不明白為甚麽一個人、一支咪可如此「好笑」,當時內心更埋下「想要試一次」的種子。
有說「喜劇等於悲劇乘以時間」,阿V深表認同,驅動他決心站上棟篤笑舞台,正是建基於人生第一個逆境。「大學畢業後不久,我重返城大擔任創意媒體課程導師,就像一個老笑話:去年還是一起上課的同學,今年變成我的學生,可以即時以老師身份處罰他們。執教約半年,有一天我突然接到醫院的電話,被告知患上淋巴癌,必須盡快接受化療。」他直言,抗癌期間思考了許多事情,亦閲讀了大量書籍,讓他從新審視做棟篤笑的夢想,適值病癒後看到有一個棟篤笑比賽,他毫不猶豫決定一試身手,結果他脫穎而出,獲得「Hong Kong Funniest Person of the Year」(年度香港最幽默人士),踏上全職棟篤笑藝人之路。
「外國的棟篤笑多選在小場地,加強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與港人認知的港式棟篤笑存在差異。最初曾有本地觀眾質疑我的棟篤笑為何沒有金句和主題,我的演出特色就是如此,我只希望觀眾有愉快的一晚,大笑離場。」阿V續說,他喜愛用有趣的新角度觀察事物,並解構背後原因,從而化成棟篤笑素材。
提到忙於籌備大量本地與海外演出,仍熱衷參與慈善活動。阿V透露,約十年前曾到醫院病房為絕症患者及其家屬表演棟篤笑,目睹他們笑得開懷,深受感動,真切體會到自己的演出可讓病人暫忘病痛,更能製造美好回憶,為表演創造另一個價值。自此以後,除了商業演出,他亦會接受各大小社會服務機構的邀請,前往醫院、老人院、學校等,為有需要人士送上歡笑。
阿V的人生亦深受身邊人與事啟發;如母親曾任英語教師,即使學生離開校園仍不忘她的教誨,又如創意媒體學院的老師和同學不斷為他送上鼓勵,讓他踏上棟篤笑之路。他有感自己有責任回饋社會,而冠以「香港精神大使」,「創意媒體學院第二屆傑出校友」等獎項,均勉勵他繼續以自身經歷傳播正能量。阿V笑指:「踏上棟篤笑之路,讓更多觀眾帶著那份開心的感覺走人生路,甚或轉化為生活能量,無疑可令每一個演出更具意義。」
(出版日期:202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