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原
據說,分專題編散文集我們是始作俑者,而且這一思路目前頗能為讀者接受,這才真叫「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初編這套叢書時,考慮的是我們自己的趣味,能否暢銷是出版社的事,我們不管。並非故示清高或推卸責任,因為這對我們來說純屬「玩票」,不靠它賺名聲,也不靠它發財。說來好玩,最初的設想只是希望有一套文章好讀、裝幀好看的小書,可以送朋友,也可以擱在書架上。如今書出得很多,可真叫人看一眼就喜歡,願把它放在自己的書架上隨時欣賞把玩的卻極少。好文章難得,不敢說「野無遺賢」,也不敢說入選者皆「字字珠璣」,只能說我們選得相當認真,也大致體現了我們對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的某些想法。「選家」之事,說難就難,說易就易,這點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記得那是一九八八年春天,人民文學出版社約我編《林語堂散文集》。此前我寫過幾篇關於林氏的研究文章,編起來很容易,可就是沒興致。偶然說起我們對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的看法,以及分專題編一套小書的設想,沒想到出版社很欣賞。這樣,一九八八年暑假,錢理群、黃子平和我三人,又重新合作,大熱天悶在老錢那間十平方米的小屋裏讀書,先擬定體例,劃分專題,再分頭選文;讀到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文章,當即「奇文共欣賞」;不過也淘汰了大批徒有虛名的「名作」。開始以為遍地黃金,撿不勝撿;可沙裏淘金一番,才知道好文章實在並不多,每個專題才選了那麼幾萬字,根本不夠原定的字數。開學以後又泡圖書館,又翻舊期刊,到一九八九年春天才初步編好。接着就是撰寫各書的導讀,不想隨意敷衍幾句,希望能體現我們的趣味和追求,而這又是頗費斟酌的事。一開始是「玩票」,愈做愈認真,變成撰寫二十世紀中國散文史的準備工作。只是因為突然的變故,這套小書的誕生小有周折。
對於我們三人來說,這遲到的禮物,最大的意義是紀念當初那愉快的學術對話。就為了編這幾本小書,居然「大動干戈」,臉紅耳赤了好幾回,實在不夠灑脫。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點好笑。總有人問,你們三個弄了大半天,就編了這幾本小書,值得嗎?我也說不清。似乎做學問有時也得講興致,不能老是計算「成本」和「利潤」。唯一有點遺憾的是,書出得不如以前想像的那麼好看。
Women and Men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男男女女
Author / Editor
編者:黃子平;作者:魯迅、梁實秋、聶紺弩 等
HKD108.00
In stock
「男女有別」、「男女平等」、「男女之情」,一直以來是人們熱烈討論並且十分關心的題材。
《男男女女》選錄了20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38篇文章。這些文章反映了20世紀初,中國帝制崩解,父權夫權開始動搖,現當代作家受到西方的文化衝擊,對於傳統的男女觀念、男女平等、女權等問題的深刻反思。本書亦輯錄了一些作家的抒情性散文,或談初戀,或寄哀思,或憶舊情,或述婚姻,或悼亡偶,情思濃厚,雜味紛陳。
「男與女」是亙古常談的話題,本書呈現了古今中外對「男女」不同的思考角度與觀點,既有批判,亦有新的發現,值得讀者細細品味與反思。
《男男女女》選錄了20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38篇文章。這些文章反映了20世紀初,中國帝制崩解,父權夫權開始動搖,現當代作家受到西方的文化衝擊,對於傳統的男女觀念、男女平等、女權等問題的深刻反思。本書亦輯錄了一些作家的抒情性散文,或談初戀,或寄哀思,或憶舊情,或述婚姻,或悼亡偶,情思濃厚,雜味紛陳。
「男與女」是亙古常談的話題,本書呈現了古今中外對「男女」不同的思考角度與觀點,既有批判,亦有新的發現,值得讀者細細品味與反思。
ISBN
978-962-937-385-6
Pub. Date
Jan 1, 2020
Weight
0.5kg
Paperback
216 pages
Dimension
140 x
190 mm
Subjects
Keywords
我之節烈觀 / 魯迅
娜拉走後怎樣 / 魯迅
狗抓地毯 / 周作人
讀《性的崇拜》 / 周作人
女人 / 朱自清
關於女子 / 徐志摩
太監 / 周作人
薩天師語錄(三) / 林語堂
關於女人 / 瞿秋白
女人未必多說謊 / 魯迅
奇怪 / 魯迅
男人的進化 / 魯迅
談《娜拉》 / 聶紺弩
「確係處女小學亦可」 / 聶紺弩
三八節有感 / 丁玲
論娼妓 / 聶紺弩
論武大郎 / 聶紺弩
女人的禁忌 / 周作人
女人 / 梁實秋
男人 / 梁實秋
初戀 / 周作人
墓 / 何其芳
永樣的春愁—自傳之四 / 郁達夫
哀歌 / 何其芳
嫁衣 / 陸蠡
紅豆 / 陸蠡
刪去的文字 / 孫犁
夫婦公約 / 蔡元培
無謂的界線 / 葉聖陶
給亡婦 / 朱自清
擇偶記 / 朱自清
婆婆話 / 老舍
夫婦之間—龍蟲並雕齋瑣語之五 / 王力
結婚典禮 / 梁實秋
終身大事 / 蕭乾
亡人逸事 / 孫犁
站在門外的人 / 張辛欣
關於家務 / 王安憶
黃子平,當代著名文學批評家、文史學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標誌性人物。在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多年,並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著有《沉思的老樹的精靈》、《灰闌中的敍述》等。
Related Tit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