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Hong Kong Bounce Back under “Belt & Road” Initiative?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一帶一路—香港再起飛的最後一次機會?
Author / Editor
HKD16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一帶一路」,亦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中國而言,這名詞的背後是自身經濟發展,以及對外經貿與外交關係的一次大轉身。對香港人來說,「一帶一路」可能藏有不少商機及政治元素,不應就此輕輕放過。香港如何破除「帶路」陳舊思維?海上與陸上孰重孰輕?究竟香港於「一帶一路」之中可擔當什麼角色?


本書由兩位資深傳媒工作者擔任主編,撰稿都是「一帶一路」之專家學者。全書分「機遇」、「宏觀」和「策略」三方面,從歷史、文化、地緣、經濟、法律等不同領域,分析「一帶一路」政策對香港的影響。期望以務實進取、審慎樂觀的態度,檢視香港的優勢,並為讀者提供一個理性的結論。


 

ISBN
978-962-937-253-8
Pub. Date
Jan 1, 2016
Weight
0.75kg
Paperback
210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9 mm
胡曉明
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後,國力上升,從「世界工廠」邁向「世界市場」,以及一些外國媒體所稱的「世界智造」。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及南韓等多個東南亞國家,百分之十以上貿易都是來自於中國。2015年,人民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令人民幣成為了國際儲備貨幣,印證了中國進一步走向國際化。

作為世界大國,不能夠獨善其身,而是要履行和承擔大國的責任,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在公開場合中強調過的主義。而「一帶一路」,以及簡稱為「亞投行」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就是中國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而提出的重要發展戰略和構思。這些戰略措施不單只受到國內各省市和地區歡迎,中國鄰近各國亦紛紛踴躍加入和積極參與。

「一帶一路」一南一北分兩路。由東至西貫穿了歐亞大陸,涵蓋了65個國家,共佔全球人口三分之二。這六十多個國家各自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優勢和強項。中國提出這個構思不單止為國內各省市和地區提供一個遼闊的發展平台,更以合作和互信的方式推動各國發展,從而減少貧窮,消除地區紛爭,共建共贏的道路。

至於「一帶一路」是不是香港再起飛的最後一次機會?相信各位讀者在讀畢本書後,也許會有所領悟,更可能會找到答案。不過,無論如何,「一帶一路」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香港若要持續發展,必須要把握機遇,利用自身的優勢,發揮所長,參與其中。同時,港人亦需要明白香港在「一帶一路」之中,可以擔當什麼角色,有什麼商機,才能夠抓得住機遇,從中獲益。

香港城市大學一直以來,在香港如何能夠持續發展的問題上作出很多研究,不少學者亦特別在「一帶一路」這課題上,進行過深入的探討。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這次邀請到十多名社會賢達和著名學者撰編本書,讓社會能夠宏觀地從各個方面了解「一帶一路」與香港的關係。本書能夠完成必須感謝各位編撰人,慷慨地分享他們專業的意見和獨到的見解,希望讀者能夠在本書中認識「一帶一路」的構思,並尋找到「一帶一路」的精髓,令香港再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