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正常就好
Author / Editor
HKD16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我們應該做的是讓三者各歸其位: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三者各司其職,各守本分,互補互助,相互制衡;這才是應對日益複雜的經濟社會生活的正確選擇。」
—郭于華

新時期中國的社會轉型,是以70年末80年代初的經濟制度變革為起點的,即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過程。這一社會結構性變遷的成本和收益在不同社會群體中的分佈是不同的,在人民生活有限改善的同時特殊利益集團日漸坐大,壟斷和攫取了大部分資源和巨額財富,致使中國形成完全失衡的社會結構。人們似乎都活在一種荒誕之中,匪夷所思之事應接不暇,然而卻又對荒誕習以為常,安之若素。

荒誕荒唐是社會生態惡化的表現,社會病症有其內在的結構肌理和制度機制。郭于華是長期研究社會基層的學者,本書集合了她多年來對中國內地社會的研究心得,全書共三部分,透過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呈現和分析社會生態諸相,並以社會學角度解構內地社會的問題肌理,探討社會生態惡化並走向潰敗的深層原因。

沒有權力的惡化,人性不會變得如此邪惡,人心不會如此麻木。作者嘗試從民眾、管治者、社會治理三方面着手,以學術性和公共性相結合的方式,探尋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即如何形成良性社會生態,如何促成社會的正常發育,以及作為普通人在推動社會走向文明的過程中應該和能夠做些什麼。

要求不高,正常就好。
ISBN
978-962-937-567-6
Pub. Date
Dec 1, 2020
Weight
0.6kg
Paperback
376 pages
Dimension
145 x 210 mm
我們似乎活在一種荒誕之中,匪夷所思之事應接不暇,荒唐怪誕之事常常後浪撲倒前浪,一波甚於一波;然而我們卻對荒誕習以為常,安之若素,彷彿不關心問題就不存在,閉上眼就歲月靜好。荒誕荒唐是社會生態惡化的表現,而社會病症有其內在的結構肌理和制度機制。

新時期中國的社會轉型,是以70 年末 80 年代初的經濟制度變革為起點的,而且是從農村改革開始的。這一社會轉型過程,就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這一真正意義上的改革進行了將近十年就停滯了,不但停滯,而且出現了倒退的趨勢。今天大家在說,「改革進入了深水區」,根據常識性的理解,深水區意味着,能改的都改了,剩下都是改不動的,改不動的是什麼?是制度,這個制度是改不動的。簡單說就是權力沒有受到限制,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改革關係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或者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與制度的好壞直接相關。雖然有些人說,普通民眾不關心體制問題,不關心姓資姓社的問題,只要日子好過,生活有盼頭就可以了;憲政民主自由,是學者關心的事。實際上,普通人的生活好不好,是不是一個比較幸福的生活、有尊嚴的生活,與制度是直接相關的。大家會討論改革的成本收益問題,代價與好處的問題,以社會學的視角來看,不僅要看成本收益,更要關注「誰」的問題:誰從改革中獲益,誰獲益最多,而且每次改變都獲益;誰承擔了最大的代價而沒有獲得多少好處,而且每一次改變都是他們在承擔代價;什麼樣的結構位置使得他們得到好處和付出代價。

我們怎麼走出轉型的困境?中國能不能走出這樣的困境?問題在於,中國是無路可走嗎?是不知道該往哪裏走嗎?是不是還要繼續在河裏摸三十年石頭?我認為非不能也,不為也。改革有時不一定非要做什麼,可以從不做什麼開始,不做的意思就是你放手,放開;放鬆緊繃的神經—改變敵對思維和高壓維穩,放開緊握的拳頭—不要把各種各樣持不同意見的人都視作敵人。社會轉型的路途可以開始走,哪怕走得慢,哪怕走走停停,哪怕步子邁得很小,都沒有關係,你先走起來。

龐大而不受制約的權力是一種理性的僭越和致命的自負。歷史已經清楚地證明:以最平等、最理想、最美好社會作為終極目標來追求,而且為達至目標不擇手段,不惜代價,最終必然導致巨大的災難性後果。我們應重溫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人的無知乃是智慧之源」。文明並不是由理性的設計而來,那種認為人已然擁有了一種建構文明的心智和能力,從而應當按其設計創造文明的觀念,是一種謬誤。

一個社會向文明的演進,需要公民的參與和行動。我們着眼於公民的成長和社會的發育,在生長過程中形成推動變革的力量。作為長期研究社會基層的學者,本書寫作意在從社會學視角討論公共議題,努力呈現我們身在其中的社會生態諸相,以學術性和公共性相結合的方式,探尋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即如何形成良性社會生態,如何促成社會的正常發育,以及作為普通人在推動社會走向文明的過程中應該和能夠做些什麼。

要求不高,正常就好。

郭于華

社會生態與「平庸的惡」

1          勿因平庸而作惡

2          黑窯之惡  文明之痛

3          培養「精明人」的社會

4          少兒不宜•百姓不宜•官員更不宜

5          這是一個相互投毒的社會?

6          大學生態系列

7          群體性事件與信息黑洞

8          讓我如何不暴戾?

9          「山寨」文化的山寨理解

10        世界工廠的「中國特色」—「新時期工人狀況的社會學鳥瞰」

11        紫金《鄉愁》系列採訪—當農村趨於凋敝農民卻並未「終結」

12        初心所在 以人為本

公共視野學術視角

13        從社會學的想像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

14        金融危機與我們的社會

15        社會學視角中的「黑社會」

16        關於「狼奶」的社會學想像

17        普通人的歷史權利

18        「草泥馬」—互聯網時代「弱者的武器」

19        不要用「一分為二」消弭了是非善惡的界線

20        文革離我們有多遠?

21        「文化大革命」的記憶與反思—《迷冬:青春的狂歡與煉獄》的社會學解讀

22        馬克思社會思想再思考

23        福山的慧眼—社會資本的積累與自發社會的力量

24        最美是自由—由張耀傑的《民國紅粉》談女性的自立與自由 

邁向文明方為正途路

25        洞悉共產主義制度及其轉型—轉型社會學論綱

26        和諧社會三論

27        克服社會恐懼症

28        社會進步  勢在必行

29        我們究竟有多特殊?

30        憲政之路,光明之路

31        從批「普世價值」到信「宇宙真理」—夢醒何時?

32        參與和表達—打破僵局的希望

33        公私界線如何劃分?公共討論何以可能?—老畢事件的社會學思考

34        公民權利的政治學

郭于華,北京人,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民俗學專業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人類學、農村社會研究、口述歷史研究等。重點關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國家—社會關係、農民口述歷史、農民工權益保護、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成長等。著 有《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傾聽底層》,《死的困擾與生的執着—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在鄉野中閱讀生命》,《居住的政治—當代都市的業主維權和社區建設》(主編),《儀式與社會變遷》(主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