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Laos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老撾—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
Author / Editor
HKD80.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一般香港市民對國際金融行情、各地的匯率走勢、股票市場波動相當熟悉,大概可稱世界之冠。但另一方面,香港人對外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發展,認識卻相當皮毛。 香港人工作忙碌,也會經常往外地旅遊。但似乎旅遊的目的首重消閑減壓,對多了解外國的歷史、地理、以至風土人情等卻不願多費神。相比之下,西方人旅遊,相當高比例的遊客會買一本書,認識一下旅遊地各方面的情況。「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叢書便是填補這片空白,鼓勵市民,特別是大專學生,多瞭解本港周邊的亞洲國家。這套叢書初步計劃有十本,包括日本和東盟的九個成員國。作者方面,日本一書由本港資深研究員李谷城博士執筆,其餘九本,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和其他名家撰稿。
ISBN
978-962-937-102-9
Pub. Date
Jul 1, 2005
Weight
0.31kg
Paperback
240 pages
Dimension
143 x 210 mm
老撾又稱“寮國”,是老撾的同名異譯,全稱為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1975年12月2日成立。老撾是印度支那半島的一個國家,位於中南半島的北部,周圍分別與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和中國交界,是東南亞唯一沒有港口的內陸國,面積為236,800平方公里,人口600多萬(2004年)。

老撾境內大部分是山地和高原,在印度支那三國中地勢最高,素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老撾境內盛產大象,歷來又有“萬象之邦”的說法。老撾的森林覆蓋率高,出產許多珍貴的樹木,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是一片遼闊的沃野,盛產稻米,所以一向被西方國家譽為“森林和稻田的王國”。長期以來,老撾幾乎與外界隔絕,但國內自然資源極其豐富,且大部分沒有勘探開採,因此,有人稱它為東南亞“最後一塊遠未開發的處女地”。湄公河縱貫老撾全境,水力資源尤其豐富,可以修建上百個大小不同的水電站,發出的電力可照亮整個東南亞,所以,老撾又被稱為“東南亞的蓄電池”。老撾國內物產豐富,老撾人稱自己的國家是“水中有魚,田裏有稻”的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由於老撾處在有“天下糧倉”之稱的中南半島北部,因此,在古代,老撾還有“金地國”的美稱。

老撾有47個民族,分為老龍、老聽、老松三大族系。老撾語為官方用語,大多數居民信奉小乘佛教。首都設在萬象,萬象又名“永珍”,是同名異譯。現任的老撾黨和國家主席是坎代‧西潘敦。

老撾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國,始建於公元1世紀。14世紀中葉,法昂王創建了老撾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王國—瀾滄王國,意為“百萬大象之國”。15至17世紀達到鼎盛時期,曾是中南半島上很有影響力的國家。以後,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各據一方,導致國家分裂,屢遭越南、緬甸、暹羅(泰國)的入侵,成為暹羅的附庸。1893年,法國入侵並將之併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1940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10月12日曾宣佈獨立。1946年,法國第二次入侵老撾,老撾人民與印度支那半島的另外兩國—越南和柬埔寨人民一起抵抗法國殖民統治。1954年,法國被迫簽署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協議,承認老撾獨立。不久,美國推行新殖民主義政策,對老撾進行干涉和侵略,老撾人民開始了艱苦的抗美救國鬥爭。1962年,美國被迫簽訂了關於老撾問題的日內瓦協定,以後,美國支持老撾國內右派勢力,破壞聯合政府,大肆進攻解放區,老撾軍民英勇抵抗,在全世界人民的聲援下,終於取得了勝利。1975年12月2日,宣佈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1. 美麗富繞的國土
  2. 為獨立而鬥爭的歷史
  3. 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4. 走上經濟改革之路
  5. 軍事與外交
  6. 發展中的文教、新聞、衛生事業
  7. 多姿多采的民族風情
  8. 影響社會深刻的佛教
  9. 方興未艾的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