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ards Sustainability: Medic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如何走下去—倫理與醫療
Author / Editor
HKD14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香港正邁向「銀齡社會」,人口老化問題令社會大眾對本地醫療政策及系統的要求愈來愈高。然而,要令本港醫療制度可持續發展,當中所面對的挑戰不少,不但要配合全面的資源規劃和有質素的醫療服務,更需要正視背後的倫理問題。


本書從醫療制度和醫護人員的專業操守兩個層面,探討香港面對的醫療倫理問題。透過分析醫療融資政策方案、探討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醫生專業與病人權益的平衡、臨終治療的抉擇、新生兒遺傳篩選以及醫療失誤等不同的倫理議題,深入研究目前醫療系統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嘗試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法,以改善香港的醫療制度,優化醫療專業與服務質素,令整個社會得以可持續發展。


一個人由出生到死亡,總離不開醫療服務。書中結集十多位醫療專業人士及公共政策研究學者的文章,綜合業界不同持分者的經驗和洞見,冀能透過討論引起同業之間的共鳴,並引導讀者反思當中的醫學議題,令社會大眾更關注近在身邊的醫療問題。

ISBN
978-962-937-369-6
Pub. Date
Jul 1, 2018
Weight
0.4kg
Paperback
240 pages
Dimension
162 x 228 mm
醫療,是香港專業服務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香港的醫療服務和技術,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先進。承接去年系列的第一冊《突破瓶頸—香港會計業》,本書乃「追蹤香港專業服務研究系列」的第二冊,追蹤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

與世界眾多先進經濟體一樣,香港正邁向「銀齡社會」,醫療政策改革與技術創新的需求愈來愈高,行業裏不同資源分配的討論愈趨殷切,香港醫療專業服務的持續發展將面臨甚麼機遇和挑戰?再者,醫療是直面「人」的行業,是對「人」最為貼身的專業服務之一,思考人性、道德、倫理和價值觀等一切有關「人」的議題便更為尤關重要。因此,本書從人本的生物醫學倫理角度出發,探討當前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的持續發展,期望綜合業界不同持分者的經驗和洞見,為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的持續發展「把脈」。

作為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監,我必須衷心感謝本書的編輯、專題文章作者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多個月來的努力編寫和製作。編輯陳浩文博士是應用倫理哲學的學者、專家,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系副教授;另一位編輯區結成醫生,是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老人科及康復科專科醫生。兩位編輯對公共政策和應用倫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和見解。本書的專題文章作者主要來自醫療專業服務業界,他們的親身經驗和觀察,都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反思。出版社的精心製作和設計,增加本書對不同讀者的吸引力,有助建立更廣泛的公眾關注和討論。

從搖籃到墳墓,人總不能離開醫療服務。在眾多專家的引領下,就讓我們開展對醫療服務的深入追蹤和探索,為香港和下一代的持續發展尋找良方!

李芝蘭

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監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2018年炎夏於香港城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