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udy of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研究
Author / Editor
HKD16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歷來是爭議焦點,特區政府、內地官員、學術界及輿論對於香港的體制到底是「三權分立」還是「行政主導」,都有熱烈的討論,其主要原因是《基本法》沒有以明確字眼界定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面對各種不同的表述,到底應如何解決當中的分歧和爭論?

本書收錄了多位法學專家及學者的文章,從歷史、理論、實踐、比較研究等角度探究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理論和實際情況,以及《基本法》的立法原意及相關概念,藉以辨析和定義香港的政治體制,理順行政、立法與司法之間的關係。本書又以香港政治體制理論與變革為核心,檢視回歸後香港在施政、立法上所遇到的阻礙,並提出改革方案。最後則探討香港特區司法審查權威和中央政府主權的平衡,以及中央政府在香港特區政制發展中的角色。
本書作者對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學術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在此期望能提供一個各抒己見的討論平台,以開放的態度尋求香港未來政制改革的方向,並為讀者呈現一幅完整的學術爭鳴圖譜。

*現於亞馬遜中國有售

ISBN
978-962-937-320-7
Pub. Date
Jul 1, 2017
Weight
0.7kg
Paperback
324 pages
Dimension
162 x 228 mm
2016年6月23至24日,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主辦了兩天學術討論會,主題是「管治、民主化與憲政改革: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定義及改革」。作為這次研討會的召集人,我十分榮幸能夠邀請到部分來自內地、香港和澳門的知名學者和專業人士與會並發表論文,其中包括幾位冉冉上升的中青年學者。

研討會旨在從歷史、理論、實踐、比較法等角度,全面探討目前主導香港特區管治及運作的概念、理想及原則,從而為香港特區未來憲政改革的方向作出更正確的定義和預測。在該中心主題之下,會議集中討論以下五個分題:一、探討香港殖民時期的總督制度,並從《香港基本法》(下稱《基本法》)制訂的過程,以歷史角度釐清《基本法》有關香港特區管治制度的原意;二、研究有關行政主導的政府和三權分立原則之下的政府的定義,找出兩者在香港特區的環境之下的特點及《基本法》的有關條文,並比較兩者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分別;三、透過審視香港特區法院的一些主要判例,分析三權分立原則被香港特區法院確立為憲政原則的過程及其在理論上的含意;四、討論在《基本法》第45及68條的框架之下,民主化可如何改善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以及香港政府管治民主化的未來發展;五、探討如何建立一套關於《基本法》的法學和判例。

圍繞這樣一個中心主體而召開的研討會,不僅具有理論研究上的意義,即使在今天,鑒於相關爭論還在進行當中,研討會的成果仍然具有重要、直接的參考價值。有鑒於此,在會議結束並與論文提交者商討過後,我決定按照「香港特區政治體制」主題要求,將會議論文選編結集出版。為了豐富討論,同時收入陳弘毅教授、程潔博士和曹旭東博士發表在其他報刊上的文章。為此,要特別感謝作者的慷慨授權。我希望指出,本書不是一本簡單的會議論文匯編,而是一本有中心主題、有框架結構和研究內涵的專題著作。 201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紀念日。在過往的20年中,儘管特區經歷了風風雨雨,「一國兩制」仍然能夠在香港全面落實,特別行政區制度成為中國重要的憲政制度。

然而,制度還有完善的空間,學術討論也將繼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與《基本法》的理論與貫徹經驗應該予以不斷的總結、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