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er Bay Area—Cooperation Strategy and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策略與香港未來
Author / Editor
HKD16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世界有三大灣區,包括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和紐約灣區,其經濟發展均取得驕人成績。2017年年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及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策略,涵蓋廣東省九個城市及港澳兩個特區。這個中國的大灣區應該如何自處,躋身國際?

香港與澳門、廣東省各城市其實早有合作,但「粵港澳大灣區」突破了傳統的「大珠三角」觀念,強調外向型的「海灣」概念,旨在讓中國「走出去」,成為具有全球經濟領導作用的核心區。從大珠三角走至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又應該怎樣發揮所長,掌握這次經濟機遇?

本書邀請了多位熟悉內地與香港制度的專家和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向、合作策略,更提出多種具體的實踐方案,鼓勵香港、澳門及九個廣東省城市摒棄傳統「一時一城一地的得失」的行政區觀念,冀能從單一城市向城市群發展方向轉型。除了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規劃外,本書更集中探討香港如何憑藉其在金融、創新科技、制度、專業人才、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優勢,並通過港珠澳大橋、高鐵網絡、香港人工口岸島、河套區創科產業平台等建設,促進各城市的產業合作,藉着這次發展機遇,引領大灣區成為一帶一路的樞紐。
ISBN
978-962-937-353-5
Pub. Date
Mar 1, 2018
Weight
1.1kg
Paperback
292 pages
Dimension
140 x 190 mm
世界有三大灣區,包括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和紐約灣區,其經濟發展均取得驕人成績。2017年年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及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策略,涵蓋廣東省九個城市及港澳兩個特區。這個中國的大灣區應該如何自處,躋身國際?

香港與澳門、廣東省各城市其實早有合作,但「粵港澳大灣區」突破了傳統的「大珠三角」觀念,強調外向型的「海灣」概念,旨在讓中國「走出去」,成為具有全球經濟領導作用的核心區。從大珠三角走至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又應該怎樣發揮所長,掌握這次經濟機遇?

本書邀請了多位熟悉內地與香港制度的專家和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向、合作策略,更提出多種具體的實踐方案,鼓勵香港、澳門及九個廣東省城市摒棄傳統「一時一城一地的得失」的行政區觀念,冀能從單一城市向城市群發展方向轉型。除了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規劃外,本書更集中探討香港如何憑藉其在金融、創新科技、制度、專業人才、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優勢,並通過港珠澳大橋、高鐵網絡、香港人工口岸島、河套區創科產業平台等建設,促進各城市的產業合作,藉着這次發展機遇,引領大灣區成為一帶一路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