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eopolitic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 An Historical-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國家盛衰的地緣政治論: 歷史比較社會學視角
Author / Editor
HKD19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一個國家的興衰是社會政治歷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它取決於多種因素,除了國家內部的社會經濟發展、政治變化等原因外,還與國家的領士權力及其在世界體系中的地緣政治地位有密切開係。國家的地緣政治學以國家領士的變更為基礎,一個國家的地緣政治境遇的優劣變化,對其能否保持領土主權及政權的合法性、能否有效調動資源去應付內外部的挑戰有很大影響。

本書從歷史比較社會學的視角出發,並沿襲馬克斯 • 韋伯(Max Weber)的國家理論,深入探討國家領士權力的擴展與萎縮所涉及的地緣政治變化對國家興衰的影響。作者對國家領土權力理論及國家領土分裂理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引用了九個重要歷史案例作為國家興衰的佐證,其中包括大英帝國在北美的衰落及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和成長、19世紀清朝衰敗和日本的崛起、19世紀中期美國與中國清朝的内戰比較、蘇聯及南斯拉夫聯邦解體、新加坡脱離馬來西亞、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離,當代中國的崛起壯大、還有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及烏克蘭的領土危機,藉此闌述地緣政治力量在國家融合或分裂過程中的開鍵作用。

本書對研究地緣政治學、現當代國際關係、政治社會學、社會運動、民族關係、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學者、研究者及學生而言,極具參考價值。
ISBN
978-962-937-597-3
Pub. Date
Jul 1, 2022
Weight
0.7kg
Paperback
236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9 mm
世界歷史,尤其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國家間為了爭奪領土主權和空間支配地位,發生了持續性的軍事衝突。一個國家國力的興衰來源於社會變革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國家的整合和瓦解。在國家的興衰史中,沒有什麼比領土變更模式更顯著:一個新的領士主權國家產生自舊有帝國的瓦解或者脱離自一倜羸弱的中央政府。與過去一樣,對於目前存在的任何一個國家而言,獲取或者放棄對領士的控制權與中央政府是否獲取其發展所需要的富價值資源關係密切。然而,地緣政治因素,例如在世界體系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緣戰略地位,更可能給一個國家帶來機會,使它與競爭對手相比,更容易獲取保持領土主權穩固與應付挑戰的資源。

國家的地緣政治學 —— 歷史比較社會學視角

大多數研究國家與社會關係方面的社會學家並不熟悉「地緣政治學」這一術語。他們傾向於認為地緣政治學屬世界霸權的國際關係中政治地理學或者軍事戰略研究的範疇。將地緣政治學的基本原理運用於社會學和社會變化的傑作集中於學者洪勒斯坦(Wallerstein, 1974-1989)、科林斯 (Colins. 1978, 1986, 1995) 和斯考切波(Skocpol, 1979)的研究。他們的研究表明,地緣政治學的基本原理對社會學的重大意義體現在:如果沒有與它所在的世界體系或者一個更廣闊的背景相聯繫,我們無法充分理解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社會變化的某一進程。在世界體系論裹,國家力量由它在「邊緣」、「半邊緣」和「中心」三個地帶中的位置來決定,「中心 — 半邊緣 — 邊緣」 結構是根據國家在世界體系中的經濟和軍事聯繫來界定的(Wallerstein, 1974-1989)。斯考切波 (1979)有關國家與革命理論中成功地用地緣政治學理論說明了國家間軍事競爭和戰爭的壓力是如何使國內階級矛盾惡化,導致內部革命的發生。科林斯可能是第一個把地緣政治學的地緣政治格局轉換動力納入國家的社會學核心理念的學者,並且使它成為一個分析國家變化的成熟理論模型(Collins, 1978)。結合社會學與地緣政治學,科林斯成功地預測到了蘇聯的解體 (Collins, 1986, 1995)。

國家的地緣政治學以國家領土變更的動態過程為基礎。那麼是什麼構成了國家的領士權力?科林斯 (Collins,1978)認為,領士權力由構成軍事力量基礎的組纖資源和軍事力量可及的領土範圍這兩個要素構成。組織資源具有決定性作用,因為國家的強制性權力建立於其經濟和行政能力基礎之上;並且,領士結構不僅僅包括地理方位特徵(如心臟地帶、天然屏障等)還包括一個國家與他國在國際體系中的空間關係,後者更為重要。這種關係給國家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地理位置(如緩衝地帶或者是與更強大的國家聯盟),使這個國家在獲取維持其領士主權的核心資源時比其他國家更有優勢。換言之,如果生產資源的經濟效能對於一個國家在國際體系中迎接外部挑戰的能力是關鍵性的,那麼這個國家的地緣政治地位是決定組織資源在多大程度上用於促進更大程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第一章 國家領土權力理論

第二章 18世紀英帝國在北美的衰落與美利堅合眾國的崛起

笰三章 19世紀大清帝國的衰落與明治日本的崛起

笰四章 19世紀中期美國內戰與中國「太平天國運動」的比較

第五章 蘇東劇變的地緣政治因素

第六章 當代中國的地緣政治變遷

第七章 國家解體的地緣政治差異:以新加坡和捷克斯洛伐克為例

第八章 烏克蘭領土權力危機: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李捷理,美國俄亥俄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系教授,並兼任該校國際研究中心核心教授,《美國中國研究評論(英文) 》主編,(美)中國研究聯合會(USCS)秘書長,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特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中國與全球化研究智庫(北京) 海外特聘顧間,長期致力於社會學理論、社會變遷、社會衝突與融合,社會組織及社會治理、可持續發展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