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a Questions: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中國36問:對一個崛起大國的洞察
Author / Editor
HKD168.00
Out of stock
Only 0 left
*This book is not available for sales in Mainland China.

在短短數十年間,中國從幾被全球孤立的位置至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瞬間成為與美國不相伯仲的強國,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也帶動了研究中國的熱潮。然而,市面上眾多有關中國研究的書籍中,卻甚少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當下所面對的問題。

中國的經濟增長能否繼續迅速增長?中國能否為了環境保育而作出犧牲?台灣會否被成功收復?中國人民如何理解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位置?歷史挫折及傳統價值如何影響中國的內政及對外政策?隨着中國的迅速崛起,這些看似只是中國內政的政策舉措,對全球的影響卻愈來愈大。而全球目前所面對的挑戰,包括氣候變化、海事安全,甚至反恐等,都需要中國的參與。正因為中國很重要,了解中國問題更顯得迫切。本書分六部分,包括政治、國際關係、經濟、環境、社會以及歷史文化,邀請了主要來自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撰文,針對中國在以上六個範疇所面對的挑戰提出了36個問題,包括內部問題如有關共產黨的合法性、一孩政策的終結,以及種族緊張等,亦有探討外交議題如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特別是與美國的關係。

崛起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焦點所在。本書將會揭示媒體背後,中國關鍵的問題。
ISBN
978-962-937-403-7
Pub. Date
Dec 19, 2019
Weight
0.8kg
Paperback
292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9 mm
宋怡明( Michael Szonyi)

如果你拿起這本書,你應該已經認同中國很重要這個前提, 因此了解中國也很重要。從某種明顯的意義上說,中國一直很重要,而且也將一直如此。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會發生什麼情況,固然很重要。但是今天,中國不僅對中國人民自己來說很重要,而且在一些嶄新、出乎意料、有趣的方面,對美國和全世界人民來說都很重要—這還不只是因為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現在全世界正面臨着許多嚴峻的問題—從氣候變化到經濟增長、海事安全,甚至是反恐—如果中國沒有參與其中,這些問題恐怕無法解決,甚至都未能有效地解決。中美關係之所以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並不只是在於兩國的貿易量,更是因為上述所說的現實情況。

另一個嶄新且出乎意料的方面是,中國很重要是因為不管怎樣,中國政策在中國境外都有愈來愈大的影響。無論是其「一帶一路」計劃,還是其對全球漁業資源枯竭所作出的貢獻,中央政府和人民的行動都影響着我們。中國在全球思想市場上也發揮着新的作用。在處理經濟發展和緩減貧窮、人口老化和精神健康、消除污染問題和推廣可再生能源等諸多領域上,中國的一些建議和想法也說得很有道理,值得關注。這並不表示我們應該欣然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處理手法。許多美國人都對中央政府和其政治的某些層面持強烈的反對意見(在這點上,許多中國 人也是如此)。儘管如此,我們最好還是要多了解中國在這些問題上的立場。

正因為中國很重要,故了解中國也很重要。從某種明顯的意義上來說,現在了解中國變得較為容易。美國人能接觸到的有關中國的信息量,幾乎和中國經濟一樣暴增。到訪中國的美國遊客數量創下新高,甚至有愈來愈多美國人學習中文(儘管人數還遠低於學習英文的中國人數)。全球所有主要媒體都在中國現身,意味着當中國登上頭條新聞時—就像幾乎每天都發生一樣—報道這些消息的往往是世界級的記者們。但即使是最優秀、中立的主流新聞媒體,大多亦應當會受制於每日主要新聞的報道。它們往往關注的是最引人注目的東西;記者根本不可能對自己所報道的每一件事都有深入的了解。社會上,有愈來愈多關 於中國的資訊都是由中國人撰寫的,而他們用英語寫作和發表作品的數量和次數都在增長。但是,他們是中國本地人的身份,並不代表他們更充分了解自己國家的情況,因為美國人現在也能通過多年前中國國營媒體的全球性擴張,看到有關中國的報道。意料之中的是,國營媒體對中國的描述有着自己的規程,對中國多是正面報道,就像一些美國媒體多是負面報道一樣。因此,儘管關於中國的信息量在增多,但要了解中國仍然是很困難的。我們甚至可以說,正如美國對中國存在貿易逆差一樣,兩國之間也存在理解逆差。

導論 宋怡明( Michael Szonyi)

第一部分 政治
1. 中國共產黨政權是否具有合法性? 裴宜理( Elizabeth J. Perry)
2. 反貪腐能否救黨? 傅士卓( Joseph Fewsmith)
3. 毛澤東依然重要嗎? 馬若德( Roderick MacFarquhar)
4. 中國民族關係緊張的根源是什麼? 歐立德( Mark Elliott)
5. 關於中國的輿論,我們應了解什麼? 雷雅雯( Lei Ya-Wen)
6. 長壽對中國領導層意味着什麼? 郭旭光( Arunabh Ghosh)
7. 中國共產黨能吸取中國皇帝的教訓嗎? 王裕華( Wang Yuhua)

第二部分 國際關係
8. 中國會領導亞洲嗎? 文安立( Odd Arne Westad)
9. 中國的軍事力量有多強大? 艾立信( Andrew S. Erickson)
10. 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意味着什麼? 陸伯彬( Robert S. Ross)
11. 中國例外論是否在損害中國外交政策的利益? 江憶恩( Alastair Iain Johnston)
12. 台灣(何時)會與大陸統一? 戈迪溫( Steven M. Goldstein)
13. 中國和日本能和睦相處嗎? 傅高義( Ezra F. Vogel)

第三部分 經濟
14. 中國的高增長能夠持續嗎? 理查德・庫珀( Richard N. Cooper)
15. 中國經濟在走向硬着陸嗎? 德懷特・珀金斯( Dwight H. Perkins)
16. 城市化將會挽救還是摧毀中國經濟? 任美格( Meg Rithmire)
17. 中國有沒有履行其貿易承諾? 伍人英( Mark Wu)
18. 中國的新富階層如何回報社會? 托尼・賽奇( Tony Saich)
19. 關於戰勝貧困,中國能給我們哪些啟示? 溫奈良( Nara Dillon)

第四部分 環境
20. 中國能解決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問題嗎? 邁克爾・邁克艾羅伊( Michael B. McElroy)
21. 中國有環境保護的意識嗎? 唐麗園( Karen Thornber)

第五部分 社會
22. 一孩政策的終結何以關係重大? 葛蘇珊( Susan Greenhalgh)
23. 中國及其中產階級如何應對人口老化和精神健康的問題? 凱博文( Arthur Kleinman)
24. 宗教在中國有多重要? 羅柏松( James Robson)
25. 還會有下一任達賴喇嘛嗎? 范德康( Leonard W. J. van der Kuijp)
26. 法律在中國是否重要? 安守廉( William P. Alford)
27.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中國學生來到美國? 柯偉林( William C. Kirby)

第六部分 歷史和文化
28. 誰是今天中國的孔子? 普鳴( Michael Puett)
29. 絲綢之路從哪裏來? 傅羅文( Rowan Flad)
30. 為什麼知識分子對中國政治很重要? 包弼德( Peter K. Bol)
31. 中國古典小說為什麼重要? 李惠儀( Li Wai-yee)
32. 中國作家們如何想像中國的未來 ? 王德威( David Der-wei Wang)
33. 中國的宣傳是否收服得到人心? 李潔( Li Jie)
34. 為什麼談論「文革」仍如此困難? 田曉菲( Tian Xiaofei)
35. 中國「過去」的未來在哪裏? 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36. 中國研究在過去六十年間發生怎樣的變化? 柯文( Paul A. Cohen)

編者簡介

陸德芙 (Jennifer Rudolph),現為伍斯特理工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現代中國政治史。

宋怡明 (Michael Szonyi),現任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學系教授及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譯者簡介

余江,現任北京《比較》雜誌特約編輯,是中國大陸知名財經類圖書譯者。他參與策劃與翻譯的重要作品包括:《走出神話》、《全球化為何可行》、《從西潮到東風》、《21世紀資本論》、《繁榮的真諦》、《關閉華爾街》、《天塌不下來》(尚未在大陸出版)等。余江先生曾任職於清華大學財政稅收研究所,持有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鄭言,畢業於北京大學,曾在多家出版社做編輯工作。業餘翻譯圖書已有二十餘年,出版圖書譯作超過35部,並曾為《計算機世界》、《天才少年》、《彭博商業週刊》、《紐約時報》(中文版網站)等報刊、雜誌翻譯大量文章。

作者訪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WfcQjXY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