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原
據說,分專題編散文集我們是始作俑者,而且這一思路目前頗能為讀者接受,這才真叫「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初編這套叢書時,考慮的是我們自己的趣味,能否暢銷是出版社的事,我們不管。並非故示清高或推卸責任,因為這對我們來說純屬「玩票」,不靠它賺名聲,也不靠它發財。說來好玩,最初的設想只是希望有一套文章好讀、裝幀好看的小書,可以送朋友,也可以擱在書架上。如今書出得很多,可真叫人看一眼就喜歡,願把它放在自己的書架上隨時欣賞把玩的卻極少。好文章難得,不敢說「野無遺賢」,也不敢說入選者皆「字字珠璣」,只能說我們選得相當認真,也大致體現了我們對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的某些想法。「選家」之事,說難就難,說易就易,這點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記得那是一九八八年春天,人民文學出版社約我編《林語堂散文集》。此前我寫過幾篇關於林氏的研究文章,編起來很容易,可就是沒興致。偶然說起我們對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的看法,以及分專題編一套小書的設想,沒想到出版社很欣賞。這樣,一九八八年暑假,錢理群、黃子平和我三人,又重新合作,大熱天悶在老錢那間十平方米的小屋裏讀書,先擬定體例,劃分專題,再分頭選文;讀到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文章,當即「奇文共欣賞」;不過也淘汰了大批徒有虛名的「名作」。開始以為遍地黃金,撿不勝撿;可沙裏淘金一番,才知道好文章實在並不多,每個專題才選了那麼幾萬字,根本不夠原定的字數。開學以後又泡圖書館,又翻舊期刊,到一九八九年春天才初步編好。接着就是撰寫各書的導讀,不想隨意敷衍幾句,希望能體現我們的趣味和追求,而這又是頗費斟酌的事。一開始是「玩票」,愈做愈認真,變成撰寫二十世紀中國散文史的準備工作。只是因為突然的變故,這套小書的誕生小有周折。
對於我們三人來說,這遲到的禮物,最大的意義是紀念當初那愉快的學術對話。就為了編這幾本小書,居然「大動干戈」,臉紅耳赤了好幾回,實在不夠灑脫。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點好笑。總有人問,你們三個弄了大半天,就編了這幾本小書,值得嗎?我也說不清。似乎做學問有時也得講興致,不能老是計算「成本」和「利潤」。唯一有點遺憾的是,書出得不如以前想像的那麼好看。
Rural and Urban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鄉風市聲
Author / Editor
編者:錢理群;作者:魯迅、豐子愷、葉聖陶 等
HKD108.00
In stock
榮獲第十四屆「香港書獎」
遙憶念舊、戀土懷鄉、睹物思人,尋找失去了的過去,尋找一去不返的童年……既是本書的主題,更是一種心態與情調。
《鄉風巿聲》選錄了20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36篇文章,描述了中國鄉村的變革,社會歷史的變遷,以及傳統鄉村與現代城市的衝突與矛盾,還抒發了作者深刻的感情。這些城鄉書寫展現了北京、上海、青島、南京、揚州等城市的不同個性,除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外,還富有特殊的民俗學價值。
作者在輕談淺說之間,道出「鄉風」與「巿聲」是兩種地域文明的對抗,它們消長起伏,反映着中國的變化。
遙憶念舊、戀土懷鄉、睹物思人,尋找失去了的過去,尋找一去不返的童年……既是本書的主題,更是一種心態與情調。
《鄉風巿聲》選錄了20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36篇文章,描述了中國鄉村的變革,社會歷史的變遷,以及傳統鄉村與現代城市的衝突與矛盾,還抒發了作者深刻的感情。這些城鄉書寫展現了北京、上海、青島、南京、揚州等城市的不同個性,除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外,還富有特殊的民俗學價值。
作者在輕談淺說之間,道出「鄉風」與「巿聲」是兩種地域文明的對抗,它們消長起伏,反映着中國的變化。
ISBN
978-962-937-384-9
Pub. Date
Jan 1, 2020
Weight
0.5kg
Paperback
240 pages
Dimension
140 x
190 mm
Subjects
Keywords
想北平 / 老舍
北平的四季 / 郁達夫
北京城雜憶 / 蕭乾
北人與南人 / 魯迅
「京派」與「海派」 / 魯迅
上海氣 / 周作人
阿金 / 魯迅
交易所速寫 / 茅盾
在滬西 / 柯靈
夜行 / 柯靈
青島素描 / 王統照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 俞平伯
南京 / 朱自清
揚州舊夢寄語堂 / 郁達夫
西湖的雪景 / 鍾敬文
西湖船 / 豐子愷
巷—龍山雜記之一 / 柯靈
飲食男女在福州 / 郁達夫
花城 / 秦牧
謝謝重慶 / 豐子愷
成都—「民族形式」的大都會 / 茅盾
「戰時景氣」的寵兒—寶雞 / 茅盾
青紗帳 / 王統照
鄉里舊聞—吊掛及其他 / 孫犁
藕與蒓菜 / 葉聖陶
賣白果 / 葉聖陶
三種船 / 葉聖陶
石板路 / 周作人
鄉村雜景 / 茅盾
竹刀 / 陸蠡
燈蛾埋葬之夜 / 郁達夫
鴨窠圍的夜 / 沈從文
白浪街 / 賈平凹
秦腔 / 賈平凹
縣城風光 / 何其芳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 / 馮至
錢理群,當代著名學者,被譽為1980年代以來中國內地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以研究魯迅、周作人等五四時期的現代文學著稱,其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審察,深得海內外的重視,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批判知識分子的標誌性人物。主要著作包括《心靈的探尋》、《與魯迅相遇》、《周作人傳》、《1948:天地玄黃》、《1947–1976:歲月滄桑》、《1977–2005:絕地守望》等。
Related Tit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