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ional Service Marketing (in Chinese)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叫好叫座—如何締造完美的服務體驗?
Author / Editor
HKD95.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香港是全球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體系之一,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八成以上,創造逾八成本地工作職位。服務業發展蓬勃,競爭也日趨激烈,傳統單靠產品「平、靚、正」的營銷理念未必足夠留住顧客。


要有效「鎖實」顧客,服務提供者便得引入「關係營銷」的市場學概念,突破現有的服務態度,為顧客締造不同凡響的服務體驗。作者以輕鬆的筆調,將近年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餐飲、運輸、物流、零售、資訊科技及金融等支柱服務行業之服務經驗抽絲剝繭,藉以介紹「關係式市場學」的最新發展,並找出完美服務體驗的共通之處,展示何謂「服務至高心法」。


書中亦附以不同類型服務的真實案例分析,讓服務提供者可以借鑑他人的經驗,尋找改善空間。


本書適合從事各種商業活動的人士參考,特別是企業部門主管、人事管理或培訓經理;從事服務與營銷行業之人士,以及企管課程學生,更應選讀本書,掌握締造完美服務體驗的竅門。
ISBN
978-962-937-120-3
Pub. Date
Jul 1, 2006
Weight
0.28kg
Paperback
208 pages
Dimension
142 x 215 mm


英國文學家狄更斯在他的名著《雙城記》(狄更斯著,2001) 中曾這樣寫道:「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狄更斯寫這部書是以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為背景,距今近二百年。如今細嚼上引的開場白,卻非常接近今天世界的情況

英國文學家狄更斯在他的名著《雙城記》(狄更斯著,2001) 中曾這樣寫道:「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狄更斯寫這部書是以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為背景,距今近二百年。如今細嚼上引的開場白,卻非常接近今天世界的情況 – 一個充滿矛盾的、不確定的年代。充滿著矛盾,因為好與壞、智慧與愚蠢、信仰與懷疑、光明與黑暗。希望與絕望、和天堂與地獄都是對立而同時存在的;充滿著不確定,是我們不知道何時好會來臨,何時壞會離去;不知道我是愚昧還是他有智慧……。歸根究底,這是我們受了佛家的貪嗔痴三使的影響,去惡留善。佛家要我們以戒、定、慧來對付貪嗔痴—以戒絕貪欲;以定去亂心;以慧除愚痴。

要令戒、定、慧發揮力量,就是要我們變得平庸,像易經中第十五卦謙卦所言一樣,持謙虛卑下之心,就如江河容納萬川,發揮出無法想像的能力。其實聖經中有名的真褔八端亦道出了謙虛卑下的八種人都能得到上主的護陰: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饑渴的人是有福的, 因為他們要受憐憫;憐憫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 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參瑪五3-12)」

我們這本書的主題是「叫好叫座」的服務。要有叫好叫座的服務,就是要提供服務者具有這種謙卑的心。這種對顧客有「溫良」與「和平」的態度;有對優良服務的「饑渴」與「神貧」,對顧客的「憐愛」,及堅持提供合理的待遇的「正義」。還有,他們對差劣的服務有堅決「哀慟」的心。這樣他們才能遠離差劣的服務,向提供叫好叫座的服務而邁進。

我們在2002年夏天出版的《廿一世紀服務營銷智慧》一書,廣受香港讀書的歡迎。這本《叫好叫座–如何締造完美的服務體驗》的新書亦是與前書一樣,以我們編寫的散文為主,但在編排上則有不同之處。這次,我們將全書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包括19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描述締造完美服務的因素;第二部份則有9篇文章,內容以服務案例為主,這些都是不同的行業、不同類型服務的真實案例,其目的希望在這些案例的成敗中指出一條通往「叫好叫座」服務的康莊大道。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他山之石,可以為錯」,相信這些案例可以帶來讀書思維上的沖擊,看完這書上後有對自己的服務重新檢討改進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