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than Just a Job: Qualities that Make a Good Social Worker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社工不只是一份工— 服務使用者眼中的社工質素
Author / Editor
HKD100.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在一般人眼中,只要「夠熱心」、「能幫助弱勢社群」的就已經是一名好社工。事實上,投身此專業的條件絕非僅此而已,社工要肩負的責任也許比你想像中的更多。前線社工都有自身認為社工專業所需的價值觀。然而,他們的想法,是否就是服務使用者心中「好社工」的形象?

本書是《堅守信念—給社工學生的30封信》及《回歸信念》的延續,由甘炳光博士和學生共同參與創作,是本地首本以「服務使用者的角度看社工質素」為題材的書籍。書中沒有詳述理論,反而着重於服務使用者與社工之間的交流及經歷。透過24篇訪問,以服務使用者的聲音,與讀者深入探討社工應該具備的個人質素、專業知識,及與服務使用者相處的技巧。細閱他們真誠的分享,讀者必定能更加了解社工的本質,明白社工不只是一份工作這般簡單,從而為業界的發展帶來新的啟發。
ISBN
978-962-937-284-2
Pub. Date
Jun 1, 2017
Weight
0.4kg
Paperback
232 pages
Dimension
159 x 210 mm
螢火精神,照亮一方

社會工作者常自喻為螢火蟲,雖然平凡無奇、生命短暫、微不足道,沒有太陽那麼輝煌、月亮那麼清澈,甚至也沒有星星那麼美麗,卻心甘情願、默默無聞地點燃自己,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以微弱的螢光撒向黑暗、照亮一方。他們以螢火蟲的精神激勵自己,視工作為一種奉獻,心中時時燃著一團熱心助人的火,為他人帶來光亮、帶來希望。

如今,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的副教授甘炳光博士為響應大學「重探索、求創新」的教學模式,帶領修讀社工的同學進行一項有實際社會意義的研究,以訪談形式訪問多名來自香港社會福利機構的服務使用者,請他們表述什麼才是社工必須具備的質素,並將調查結果寫成故事,拍攝成微電影,在港、台、澳、內地四地進行分享,引起熱烈反響。

《社工不只是一份工—服務使用者眼中的社工質素》則是這項研究的成果,其中包括21名城大學生及校友書寫服務使用者的故事,可說是城大「重探索、求創新」教學模式的一個典範,不僅鼓勵學生在學期間參與創新性和探索性研究,並將成果付諸成書,以利社會大眾。

希望學習社工及有志修習社工的學生以及其他對社工工作有興趣的讀者、前線社工,透過閱讀此書,能夠如一首歌(《螢火蟲》)中所唱的:「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暫的生命,努力的發光,讓黑暗的世界充滿希望」,認清社工應該具備的質素,從「愛心」開始,以自己獨特的亮度和色彩,在平凡工作中做出不平凡貢獻。

郭位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及大學傑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