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ies of China: 1817–1927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年代記憶
Author / Editor
HKD10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細說近代百年歷史 延綿記憶發人省思

本書歷史跨度百年,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以具體的時間段落與人物活動軌跡,細緻記述近代史事,試圖從新的角度探討近代中國人的艱難道路。全書觀察了通商口岸地區市民社會的崛起和挫折,剖析20世紀中國人如何一步步地陷入困境,同時以批判的角度分析歷史人物在當時的處境下怎樣影響國家得失和歷史發展,並梳理、詮釋了許多重大歷史的關節,頗能發人深省。

本書其中的一大特色是作者提出不同的歷史視角,把它放在全球史多元文化的認知架構中,與讀者一起探究歷史事件的意義,引人思考之餘,亦分享了作者的真知灼見。仔細讀來,必對中國近代史研究有嶄新的視野和啟發。
ISBN
978-962-937-327-6
Pub. Date
Jul 1, 2017
Weight
0.35kg
Paperback
296 pages
Dimension
140 x 190 mm
代序:重新書寫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因為距離人物與事件尚未久遠,經常摻入研究者的主觀好惡,再加上20世紀中國的革命衝突與黨派鬥爭激烈,難以跳出意識形態的影響與牽制,使得學術討論很容易就成了聲嘶力竭的歷史評價與批判,出現歷史人物臉譜化、歷史事件概念化的現像,偏離了追求歷史真相複雜性的探索。假如我們相信人有複雜的多面性,認為歷史事件的發生與進程有其人際關係的糾葛與偶發性的判斷與抉擇,就會發現,許多歷史教科書陳述的歷史,既是經過武斷裁剪的事實,又是過度簡單化的價值判斷,經不起深入的探究與質疑。

李天綱教授這本《年代記憶》,通過具體的時間段落與人物行跡,以細膩的筆觸展示近代史事的細節,思考歷史人物在當時的處境與言行,抽絲剝繭一般,呈現當事人如何面對事件,如何囿於傳統認知的歷史局限,卻要理解世變日亟,做出涉及個人與國家得失的判斷與抉擇。在探討過去的歷史意義之時,本書沒忘記臧否近代史家如何書寫歷史,如何探討文化傳統與現代化的糾纏,如何評判歷史人物的千秋功罪。

本書歷史跨度百年,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始於鴉片戰爭前西方傳教士眼中的大清帝國,終於1927年,即國民黨利用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建立起南京政權為止。選擇從鴉片戰爭之前的馬禮遜說起,有兩個目的,一是,破除把「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教條;二是,摒棄概念化的「東方主義」看法,認為傳教士是基督教至上的「歐洲中心主義者」。這兩個目的,都挑戰了20世紀下半葉大中華地區近代史的認知框架,改變歷史教學意識形態掛帥的情況,質疑了以下的論述方式:西方帝國主義侵華政策明確,旨在化中國為西方殖民地,而中國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一連串的反抗鬥爭,最後取得反殖抗暴的勝利。

其實,以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開端,是長期以來的積習,以政治事件史作為歷史演變的焦點與核心,強調的是外來的侵略導致了中國現代化的轉型,忽視了明清經濟社會與文化思想轉變的內在層面。歷史的演化與進程,不像小兒堆積木那樣可以隨意拼疊,因為突發事件就發生斷裂性的崩塌,而是像長江大河延綿不斷的波濤,有平緩的河段,也有急流險湍,甚至有懸崖瀑布,卻都是後浪推動前浪,有歷史的連續性,不是突然冒出的無源之水。探討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無視於十六世紀以來早期全球化的世局巨變,忽略葡萄牙海商與耶穌會士東來所產生的東西文化接觸,諱談滿清入關壓制晚明以來開放性思維的閉鎖政策,昧於潛伏在知識人「自改革」的歷史可能性,是難以解說中華帝國的衰微以至於崩潰,更不用說中國革命浴火重生的追求了。
目 錄

1817 : 馬禮遜「看中國」
1842 : 《南京條約》的祭奠
1853 : 從「種族隔離」到「華洋雜居」
1860 : 圓明園作證
1862 : 「京師同文館」的困厄
1864 : 「湘、淮」的崛起與大清的板結
1896 : 李鴻章的挫敗
1898 : 「變法」何以夭折
1900 : 躁動的南方
1905 : 科舉制的幻滅
1914 : 不作不死的孔教
1916 : 金融中心的故事
1917 : 站在「公理」一邊
1927 : 上海市民自治運動的終結

李天綱,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系主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宗教學會副會長。曾先後訪問及任職於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法國人文科學院、哈佛燕京學社、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學系、香港城市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等。主要研究範圍包括中國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史等。著有《跨文化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南京路:東方全球主義的誕生》等多部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