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都會」、文明、共融與歧視
住在香港的人都習慣了「香港是國際大都會」、「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類說法。這些話大部分香港人聽起來都有種飄飄然的感覺,總以為既然成長於一個國際城市,那自己也一定是頗具國際視野的人,甚至是文明水平很高的人吧。而且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前,中產或以上的香港人都喜歡外遊,所以不少人都覺得自己遊歷廣、見聞多。可是,「國際大都會」的特色是甚麼?一個「文明水平高」的城市,其市民具備甚麼特質?本書以它的正題:「共融.歧視」,點出這兩個重要的概念,正好為讀者解答以上提出的問題。
作者吳偉強通過細緻的田野考察功夫,包括在不同的社區和學校作觀察及訪談,也訪問了個別有關人士,為我們描繪香港的非華語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的努力、掙扎和困難。一個「國際大都會」的理想生活型態是不同文化和族群之間能夠互相認識、尊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人有平等教育和就業機會。這些都是「共融」的必要條件。作者發現,在非華語學生中文教育這環節,少數族裔學生遇到很大困難,而教育當局多年來都不願意制訂有效的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政策和框架,以致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都只好單打獨鬥,甚至向現實低頭。在香港這個華語世界,中文運用能力在就業以至生活上至關重要,在缺乏政策支援下,少數族裔學生就注定要與這個「先天缺陷」搏鬥,而搏鬥的結果往往是不如理想的;只有少數人能憑着驚人的毅力,闖過重重的關卡,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香港沒有為少數族裔學童提供平等的中文教育機會,因此談不上有共融的基礎,當然也談不上是一個理想的「國際大都會」。
不過,人的主觀能動力量是不可以低估的。本書難得之處,是能為讀者深入報導不同位置的人物:學校校長、少數族裔社工和教師、家長和學生,如何在困局中努力創造條件,開拓少數族群學生的生存空間。在今天強調主導國族單一認同的大形勢下,本書的故事是很重要的提醒:香港歷史上畢竟是多族群聚居的地方,本來就具備「國際大都會」的條件,只是我們沒有珍惜,也沒有努力過而已。
作者指出,香港的族群歧視有兩個面向。其一是語言,即作者所說的「港式歧視」,表現為對少數族裔人士能操流利粵語的要求。這裏有趣的是:香港粵語在今天的語言層序中只佔次等位置,港式粵語處於掌全球語言霸權的英語之下,也處於享有政治支配地位的普通話之下。所以「港式歧視」也不是處於自覺絕對優勢的層面進行的。另一個族群歧視面向是膚色:較深色皮膚的少數族裔人士會被歧視,就像全球其他地方的種族歧視狀況一樣。本書的一大貢獻,是讓我們覺察到香港的族群歧視如何運作,明乎此,我們就知道要消除歧視,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Inclusion and Discrimination: True Stories of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in Hong Kong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共融 · 歧視:香港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真實故事
HKD168.00
In stock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促進共融似乎是理所當然。香港也是一個華語世界,廣東話,既是香港人日常溝通所用的語言,也是香港人身份認同的象徵。由此,對在香港長大的非華語少數族裔社群來說,要融入本地人生活,學習中文就成為就業以至生活上非常重要的技能。香港政府教育局每年撥款超過四憶,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但偏偏成效不彰。這不單是一個課程學和教學法研究能解決的問題,還涉及更深層次的社會學和民族學問題。
本書以「共融‧歧視」這兩個重要概念為題,探索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政府政策下,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困難之處。作者以田野考察方式,訪問了各界包括校長、老師、家長、非華語學生、前政府官員、宗教領袖、南亞裔社群機構及社區志願服務組織人士,分享他們投入非華語中文教育及協助少數族裔適應香港社會生活的互動過程,以及如何在困局中開拓少數族群學生的生存空間。作者並從政策、社會資源、歧視實況和勞工就業等,探討非華語人士在港生活的各種面貌。
本書有很多少數族裔社區人士的第一身的故事,這些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除了讓讀者看到非華語人士學習中文的掙扎,也揭示香港在「國際大都會」的繁華表象下,少數族裔人士如何活在「被遺忘的世界」。
本書以「共融‧歧視」這兩個重要概念為題,探索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政府政策下,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困難之處。作者以田野考察方式,訪問了各界包括校長、老師、家長、非華語學生、前政府官員、宗教領袖、南亞裔社群機構及社區志願服務組織人士,分享他們投入非華語中文教育及協助少數族裔適應香港社會生活的互動過程,以及如何在困局中開拓少數族群學生的生存空間。作者並從政策、社會資源、歧視實況和勞工就業等,探討非華語人士在港生活的各種面貌。
本書有很多少數族裔社區人士的第一身的故事,這些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除了讓讀者看到非華語人士學習中文的掙扎,也揭示香港在「國際大都會」的繁華表象下,少數族裔人士如何活在「被遺忘的世界」。
ISBN
978-962-937-645-1
Pub. Date
Jul 1, 2022
Weight
0.6kg
Paperback
360 pages
Dimension
140 x
241 mm
Sub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