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in-Hand for Benevolence: 150 Years of History of 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of Hong Kong
東華三院成立已超過150年,從廣福義祠開始,到創立東華醫院,後來三院合併, 並逐漸成為一個規模龐大且多元化的慈善機構,至今仍然屹立不倒,並且推陳出新, 提供多種切合市民需要的服務,可說是華人機構的一個傳奇。
本書以詳近略遠的方式、按時序記述東華由成立至今一個半世紀的歷史。 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析述1870至1950年代、1960至1990年代,以及2000年至現在, 東華如何在不同時期回應時代的變化,提供醫療、賑濟、教育、社會等服務, 在香港的歷史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隨着香港的政治、經濟、 社會等變化,東華積極檢視並革新自身的管治模式與架構,又在服務上有所拓展, 以應市民所需。唯一不變的是,東華一直保持為市民服務的初心– 為善行道,與人同行。
本書不但記錄了東華三院的歷史,同時涉及香港史、中國近代史、 海外華人史、醫療史、社會史、教育史等課題,內容豐富廣泛, 適合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士閱讀。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突破了前人有關東華的著述, 記述了回歸後至2020年的東華歷史,闡釋了「東華模式」的成功歷程, 可以作為「東華學」的其中一本重要著作。
香港與海內外華人所處的環境有相似之處,亦有不同的地方。香港基本上是一個移民城市。除了新界的原居民,絕大多數的香港華裔居民都是在開埠後不同時期移居本港。在 1949 年以前,香港的大部分華人只視香港為暫居地,本地的同鄉會往往在地名前冠以旅港或僑港之名,足為明證,這與早期海外華人社會相似。然而,香港毗鄰大陸,與深圳只有一河之隔,原來是寶(新)安縣的一部分,與遠離家鄉千里以外的東南亞甚或更遠的南北美洲或澳洲完全不同。香港的華裔居民十居其七八是操粵方言的廣東人,大部分來自珠三角,而海外華人社會卻多以不同的方言群組成,大部分以福建(閩南)人為主體。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海外華人社會常見的會館在本港沒有太大的發展,而華人社會所需的種種服務,便由一個以廣東人為主體(戰前東華董事局總理基本由廣東人組成),獲港英政府認可並加持,以立法方式成立的東華醫院肩負起來。
香港開埠初年,華人以廟宇為聚會議事之所,其中位於華人聚居地中心太平山區的文武廟,成為四環(上、中、下環及西營盤)坊眾從事宗教活動和商議地方事務的所在。1860 年代下半葉,隨着本港出入口貿易日趨蓬勃,華商經濟實力崛起,逐漸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港府明白華人數目佔全港人口的九成以上,沒有他們的合作和支持,港府的施政舉步為艱,故開始物色既受華人社會接受又諳英語的華人菁英,委以陪審員、太平紳士等職銜,以作籠絡;又適值發生義祠醜聞,港府受到英國殖民地部的責難,港督麥當奴積極推動及協助華人自行組織成立一間中醫院,收容不接受西醫或付不起國家醫院診費的華人,這便是東華醫院創辦的緣起。東華醫院成立後,迅即取代了文武廟,成為全港華人議事之所,除醫療外,還肩負賑災、義學、義莊及本港華人與內地官府聯絡中介等功能。
香港開埠以來便是一個商業社會,東華醫院由商人創立,也一直由商人維持(其後還增加了一些各行的專業精英),這和內地的善堂及海外的會館的情況相似。商人具有長袖善舞、精打細算、強於管理、長於籌募的優點。香港的南北行及金山莊商人通過與東南亞、北美和澳洲等地的商業貿易往來,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商業網絡;東華和海外各地的華人會館就賑災籌款、運載骨殖回鄉等方面緊密合作,也建立了一個慈善網絡,這兩個網絡相輔相成,造就了東華在華人世界慈善團體中的龍頭地位。另一方面,香港商人大多來自珠三角或潮汕地區,部分兼任東華及廣州的慈善團體的總理,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香港東華醫院是海內外華人慈善團體和會館聯絡的樞紐。
導讀 丁新豹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第一部分 1870 – 1950年代
1 創立與早期發展
2 醫療服務的演變與擴展
3 義學教育
4 賑濟救援善業
5 東華義莊:原籍安葬的環球網絡
6 日佔時期的東華三院
7 戰後的復元與發展
第二部分 1960 – 1990年代
8 1960及1970年代的香港社會
9 邁向現代化管理的革新
10 懸壺濟世:醫療服務的拓展
11 作育英才:教育服務的拓展
12 深入基層:社會服務的拓展
13 公共關係
14 籌募與物業發展
第三部分 2000年 – 現在
15 管治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16 醫療服務
17 教育服務
18 社會服務
19 公共服務
20 籌募與物業發展
21 歷史文化保育
22 新冠肺炎的挑戰
總結
附錄:東華三院歷屆主席名錄 (1869–2020年) 後記
感言 文頴怡(東華三院 2020/21年度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