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ma East and West (Expanded Edition)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東西方電影 (增訂版)
Author / Editor
HKD120.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電影雖然是西方的發明,但在其誕生第二年已傳入東方。回望120年的發展,電影在亞洲地區與在歐美一樣有着深厚綿長的軌跡。然而,現時的電影教科書通常只側重西方,在講述世界電影的發展史時,亦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關係。

《東西方電影》第一版在2014年7月出版,目的就是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這經常被忽視的內容,並探究電影技術相對滯後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的電影「新浪潮」,以及電影史中經常遺漏的各國先鋒女性導演的貢獻。 這本增訂版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並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同時深入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

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讓讀者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對於初次接觸電影歷史的學生和電影愛好者,本書是一個入門讀本。而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透過電影發展史,讀者更能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與滲透。
ISBN
978-962-937-265-1
Pub. Date
Jun 1, 2016
Weight
0.83kg
Paperback
584 pages
Dimension
216 x 279 mm
我大學讀的是科技英語專業,到讀博士的時候才專攻電影。加拿大的冬天十分漫長,每年有八個月下雪,我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裏,有四年的時間,一面讀電影史、一面看電影。那時 DVD 都還沒有流行,我每個星期到暖和的電影院裏觀賞六、七部電影,有新上映的荷李活和歐洲藝術電影,但也有不斷重映的經典老片,讓我在聲光電影中度過了很多精彩的時日。2001 年到香港以後,自己竟能夠製作電影,卻是以前不敢想的;但是香港的確給了我很多機會。我憑着最初的興趣和後來的迷戀,跟着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電影的同事們,從攝影到剪接,慢慢學會了做電影:除了三部電影的編劇,還製作和導演了兩部受到很多好評的紀錄片。
最早教授電影歷史,是 2003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開設了一門叫做「電影中國」的通識課。科大請我去教課的高辛勇教授,原來是我在阿爾伯塔大學讀博士時候的教授,他說原來有訪問教授開過一門叫做「荷李活征服世界」的通識課,很多人選讀,科大學生很喜歡電影課,希望我也能開一門電影課。那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教授中國電影史。雖然我博士論文做的是當時風靡世界的中國第五代電影,但是為了備課,還是重新讀了一次中國電影史,重看了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我記得我的課有 134 位學生選讀,當時在科大讀研究生、現在已經很有名氣的作家鄧小樺,是我的兩位助教之一。因為學生反應極好,後來科大還幾次邀請我再開那門課,可是因為我自己開始拍紀錄片了,又要全職教書,未能分身再教科大的課程。
再後來我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過這門課,也受到學生歡迎。2006 年城大開始規劃新的通識課程的時候,我應邀提交了「電影中國」的課堂文件,但是通識委員會鼓勵我更新課程、加入西方電影的內容,於是我發展、設計了「東西方電影」這門課,它是城大最早開設的五個通識課目之一。從我 2007 年第一次教授這門課以來至今,不論是我教授的四年,還是匈牙利電影人、創意媒體學院的訪問助理教授 Gyorgy Palos 教授的四年,一直受到學生的歡迎。2013 年我接受城大出版社的提議,開始把課堂內容整理編寫成書,《東西方電影》第一版於是在2014 年 7 月出版。到今年,竟然可以有機會出增訂版,我很高興可以把這兩年來新的研究和學生的反饋也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