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Language and Society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漢語與華人社會
Author / Editor
HKD85.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世界上的語言,就使用人口的多寡而言,排在前兩名的是漢語和英語,但是作為母語,漢語的使用人口還是雄據世界第一。就使用的地域而言,今天的漢語和華人社區可以說遍布世界五大洲。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與社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語言演變的部分原因可以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得到解釋。漢語作為華人普遍使用的語言,它也是與華人社會休戚相關。五大洲眾多的華人社區多姿多彩,它們所使用的漢語及其方言也各具特色。

本書從社會語言學與文化語言學的角度入手,對漢語的發展與華人社會的關係作了全方位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內容包括四大部分:(一)漢語的形成發展和華人社會;(二)民系、方言與地方文化;(三)文化交流與語言接觸;(四)社會發展和語言競爭。全書資料翔實,觀點新穎,揭示了中國境內的漢語、各大方言、海外漢語和域外方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人文背景,以及社會文化背景和社會文化原因。
ISBN
978-962-937-069-5
Pub. Date
Oct 1, 2003
Weight
0.5kg
Paperback
320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9 mm
漢語歷史悠久,使用地域廣闊,華人社團分佈遍及五洲七洋,中華文化內容豐富深邃,漢語、華人社會及其背後的文化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深遠關係。多年來,我們對這個引人入勝的課題一直是上下求索,孜孜不倦。雖然我們曾在海內外實地調查過一百多個地點的華人社會及當地方言,搜集和記錄了許多資料,並且撰寫過若干專題論文,但是我們對中華民族的語言、社會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仍然不敢望其項背。本書只是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初步探索 "漢語與華人社會" 這個大課題。

本書所謂 "漢語" 包括在海內外使用的中文、漢語及其方言,所謂 "華人" 自然也包括僑居或定居海外的華人。本書的範圍之所以比較廣泛,一則是希望能拓展海內外讀者的視野,二則是基於作者的學術背景和學術經歷─編著者之一當年曾參加《中國語言地圖集》的編製,並曾致力於調查研究海外的華人社會和漢語方言,足跡遍及五大洲,研究的範圍包括海內外。

社會語言學和文化應用語言學在國內外都是方興未艾的語言學分支學科,本書編著者融合了自己的有關論文,力圖使這兩個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與研究漢語和華人社會問題有互動互補的作用,也希望對這兩個學科在中國的發展能有微薄的貢獻。

本書分為以下四大部分:

(一)漢語的形成、發展和華人社會。主要討論中國境內的漢語、各大方言、海外漢語和域外方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人文背景及香港與海外華語文教育問題。

(二)民系、方言與地方文化。主要研究這三者的關係與海內外漢語演變及其差異的社會文化原因。

(三)文化交流與語言接觸。主要論述語言同化的五個階段; 文化對詞彙借用的兼容和制約;香港各民系語言忠誠度。

(四)社會發展和語言競爭。分別研究香港、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華人社會內部各種語言的平衡情況,比較不同的語言或方言的競爭力。

本書的兩位編著者一位來自香港城市大學,另一位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為了促進兩地及兩校的學術交流和合作,本書由兩校出版社同時出版,一為繁體字版,一為簡體字版。

本書所論及的多方面研究,承蒙多方資助,包括王安電腦公司創辦人王安博士所設的漢學研究所、澳大利亞國立研究計劃、台灣CCK交流基金會、香港研究資助局以及香港城市大學,成書期間也得到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同仁的協助,以及城大與復旦兩校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此鳴謝。

編著者自序於香港城市大學
2001年1月

導言

1 漢語的形成、發展和華人社會
1.1. 漢語的形成及其與周邊民旅語言文化的關係
1.2. 漢語方言的形成、特點及其文化背景
1.3. 海外漢語分布和華人社區
1.4. 海外及香港地區的華語文教育

2 民系、方言和地方文化
2.1. 民系、方言和地方文化的層級性及相互關係
2.2. 海內外漢語書面語詞彙差異及其社會背景
2.3. 語言之間可懂度的研究及其文化背景
2.4. 漢語方言演變的社會文化原因

3 文化交流和語言接觸
3.1. 語言同化和文化同化
3.2. 語言接觸和詞彙散播
3.3. 香港的民系及其語言忠誠
3.4. 基督教文化東漸和近代漢語方言研究

4 社會發展與語言競爭
4.1. 香港的語言競爭
4.2. 台灣的語言競爭
4.3. 大陸的語言競爭
4.4. 新加坡的語言競爭

5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