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如同烹煮一條小魚一樣,最好不要攪來攪去,否則就會把國家搞得一團糟。用順應自然的制度(道)來統治國家,搗亂者(鬼)就成不了氣候。
老子在2,000年前以如此智慧,寥寥數語,把濟世經國之道講得如此透徹,可算是歷史上最早的政治經濟學家,至今無出其右者。
當然,有一點老子沒有點明,這種無為而治的方略,只適用於太平盛世;當制度出了毛病,人民的生活每況愈下時,“無為而治”就不靈了。這就需要制度的變革。中國的改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20年的改革,使中國的經濟有很大的增長,既為在中國進行工商經營提供了空前的機遇,也同時向我們提出了挑戰。
我們在教授中國工商管理的課程時,深感沒有一本既有理論,又有案例的教科書而苦惱!於是,我們根據近幾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及北京大學的教學經驗,和我們對中國工商業的研究結果,編寫了這本書,可以說是填補了目前缺乏適用於大學商學院的學生學習中國工商經營的中文教材這一空缺。
這部書亦可作為自學人士和需要了解中國工商環境的人士的讀物。但本書並非所謂 "工商指南",僅僅是為了在中國做生意的人士提供各種細則;本書幫助學生理解中國的工商環境,例如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文化,以及在這些環境下,企業如何經營、如何制定戰略。作者在編寫本書時,首先提供給學生一個理論分析的框架,使學生掌握對中國工商環境進行分析的方法,然後本書提供在中國做生意的具體知識,同時在每章中收錄案例以及有關的分析文章。
中國正處於急劇的制度變革時代,經商的有關制度變化很快。正如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們,有一句口頭禪就是:“在中國,只有一條規律是確定的——即不確定性”。有鑒於此,我們不僅在本書中收入最新的案例和中國最新的制度與發展,並且計劃定期修訂本書,加入新的內容。
本書是用“制度的變遷”以及制度對企業的影響這樣的一個理論框架,來分析中國的改革和工商經營的。在編寫本書時,我們著重為學生解剖和分析影響中國社會的根本因素,以及對中國社會(包括工商)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我們相信,這樣做更能幫助學生們畢業後,仍然可以根據所學,對中國的形勢作出有深度的分析。
對這一部書有貢獻的人,遠遠超過我們三位編著者,這是一部集體創造的成果。
香港城市大學的陳興龍博士撰寫了第四章,香港城市大學的沙振權先生幫助撰寫了第六和第十六章,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的厲以京教授幫助撰寫了第十八章,香港城市大學的劉英莉講師撰寫了第十九章,北京華通人市場信息有限公司的高余先先生和廣東省白馬市場研究公司的畢自立女士幫助撰寫了第廿二章,北京大學的李維剛先生為本書提供了資料和分析研究,並且協助撰寫,我們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