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中國法學泰斗郭道暉,一直被譽為「時代的良知」,本書是他多年來在中國法學與法治研究學術領域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作者於書中逐一闡述許多法學的概念,並針對一些法學上含糊的理論或觀念加以釐清,如就「法與法律」作出了科學的區分、提倡法的時代精神是「自由」、「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等等。作者於書中又大談各種自由和權利、人大制度,甚至人民、人大、執政黨的權力位階,提倡的新理論、新思想,無不使人大開眼界。
作者同時在書中建構中國法學的烏托邦,樹立正確的現代法治觀,除了介紹法治國的不同類型、論及中國憲政立法體系,亦根據歷史分析,並通過全球化這一大趨勢,比較國內外民主發展的進程,剖析當前中國在法學發展、人權的情況,指出當中的積弊,以及有待改善之處。閱讀本書宛如走入一條時光隧道:中國改革開放後人權情況的發展、中國憲法演變與修改,郭道暉都一一娓娓道來,盼望推進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使之更臻完善之餘,也留下思考空間,讓讀者深思這幾方面未來的發展方向。
「法治中國」一詞,是中國經歷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的實踐探索,自黨的十五大報告第一次確認要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以後,直到近年才逐漸形成的概念和追求的目標。
不過,這一概念究竟蘊含什麼理念,與其他多種提法有何特點,尚不是很清晰。諸如「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都包含了「國家」概念,它們有何區別?「法治中國」還可以是面對「法治世界」、作為其一員的特稱。本書對這些理論問題作了一些闡釋,對法治思維方法和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及形成法治社會的對策與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作了一些評論。鑒於作者志在提升對現代法學理念的追求與促進中國法治的完善,力求克服某些歷史積弊,故不憚直言,重在揭示不足與弊病,以利有針對性的改革。不當之處期待讀者的批評指教。
本書所論限於改革開放30年的情況(即截至中國共產黨18大及此前的期間),未論及以後年代。本書因是多年先後發表的、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論文選集,前後文章的論說難免有重複之處,因作者年事已高(91歲),精力不濟,未及一一查處刪略,敬請鑒諒。
本書在香港出版,也有意向香港及海外同仁介紹中國大陸地區法治與法學思想理論的現況與追求。這使作者憶起1996年3月,曾應香港大學法學院院長陳弘毅教授和香港首席大法官楊鐵樑先生之邀,在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終審法院、香港律政署等處作過學術演講或座談。因那時正值香港回歸前一年,香港學者和官員亟欲了解內地法治進程與法學思想概況,對來自內地的非官方學者的報告反響熱烈。此後轉瞬二十多年,內地和香港的情況已有巨大發展,期待本書所論也能引起香港及海外法學界的興趣,增進學術思想交流。本書所論皆是針對內地情況,不涉香港新動向。
本書承北京大學憲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千帆教授引薦,得到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社長朱國斌和副社長陳家揚的積極支持,責編陳小歡女士的精心盡力編校,多有費心,謹此致謝!
本書編輯付梓之時,正值夫人張靜嫻教授病重住院期間,我陪侍她住院兩年,終因回天無術, 不幸仙逝。往年我所撰書稿,通常都請她作為第一讀者,提供意見。此書出版未及請教於她,引為遺憾。乃借本書扉頁獻言,敬奉本書,以誌悼念。
郭道暉
2019年10月5日
第一部分 法理思維
第一章 法學思維方法的主導性與多元性
第二章 法的本質的哲學思考
第三章 法與法律的區別
第四章 全球化與比較法學新思維
第五章 正確看待法學領域中姓社姓資問題
第六章 法理學的定位與使命
第七章 治學與作文
第二部分 人權自由
第八章 人權的本性與價值位階
第九章 新中國人權六十年
第十章 人權至上是憲法的最高原則
第十一章 權利的起源及其存在形式
第十二章 論權利推定
第十三章 公民權與公權利
第十四章 個體權利與集體權利
第十五章 論自由權
第十六章 近代自由主義思想的中國先知—嚴復自由觀的法理解讀
第十七章 「以人為本」重在以人的自由為本
第十八章 論表達權︰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
第十九章 知情權與資訊自由
第三部分 多元權力
第二十章 認真對待權力
第二十一章 權利與權力的對立統一
第二十二章 權力的多元化與社會化
第二十三章 社會權力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
第二十四章 論人民、人大、執政黨的權力位階
第二十五章 執政者的新權力觀與還權於民
第四部分 憲法憲政
第二十六章 憲法的社會性與大眾化
第二十七章 憲法演變與憲法修改
第二十八章 憲法八問:當代中國憲法的得失—紀念八二憲法三十周年
第二十九章 完善我國人大制度的幾個問題
第三十章 什麼是憲政?
第三十一章 民主、共和與憲政
第三十二章 略論憲政社會主義
第三十三章 構建我國憲政立法體系
第五部分 整頓憲法秩序,實行憲治
第三十四章 「中國世紀」願景與世界憲政文明
第三十五章 社會公平與國家責任
第三十六章 評憲政恐懼症
第六部分 法治國家
第三十七章 法治的理念
第三十八章 樹立正確的現代法治觀—論法治與法制、人治、德治、群治、黨治
第三十九章 法治新思維:法治中國與法治社會
第四十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法制建設的思想戰略
第四十一章 法治國的多種類型
第四十二章 國家立法權的性質與地位
第四十三章 法治行政與行政權的發展
第四十四章 論以法治官
第四十五章 司法權的特徵與司法理念
第四十六章 法院獨立審判只服從法律—對憲法第126條規定的質疑與建議
第四十七章 法的多元化、社會化與法治社會
第七部分 公民社會
第四十八章 公民、公民社會與全球公民社會
第四十九章 論公民權與公權利
第五十章 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原理
第五十一章 輿論監督權與公權力的克制義務
第五十二章 非法之法與公民的抵抗權
第八部分 黨權國權
第五十三章 黨的權威、權利與國家權力—執政黨與人大的關係的法理思考
第五十四章 黨與政權和黨與法的憲政關係
第五十五章 實現由革命黨到憲政黨的歷史演進
第五十六章 「從嚴治黨」重在從嚴制約黨權
第五十七章 整風關鍵在對幹部進行憲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