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Study o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Matteo Ricci in China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東西文化比較研究—利瑪竇入華及其他
Author / Editor
HKD6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利瑪竇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中小學教科書都會提到有這麼一個耶穌會士,在明末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傳教,同時把當時西洋的新知傳入了中國。利瑪竇入華作為一個代表,作為一個歷史象徵,反映了中西文化在16世紀接觸時的互動,有碰撞、有吸納、有排斥,還有意想不到的個人心理衝突與對文化的自我審視。本書可分為文化與文學兩部分,作者在分析了利瑪竇與基督文明入華的衝擊之同時,亦嘗試在較大的文化文本裡,看出更深廣的涵面及意義。
ISBN
978-962-937-077-0
Pub. Date
Dec 1, 2002
Weight
0.33kg
Paperback
216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9 mm

《東西文化比較研究—利瑪竇入華及其他》一書,是我2001年秋季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時,所做十個講座中的八講,多少代表了近年研究方向與努力。其實在總體十講裏,又可分為文化、藝術、與文學三大部分。本來讀比較文學出身的我,躋身於文學以外的比較文化及藝術,表面看來有點不務正業。但細觀之下卻並不盡然,因為比較文學發展到後來,停留在中西或東西方比來比去,已落下乘的聲聞辟支。反而在較大的文化文本裡,看出更深廣的涵

《東西文化比較研究—利瑪竇入華及其他》一書,是我2001年秋季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時,所做十個講座中的八講,多少代表了近年研究方向與努力。其實在總體十講裏,又可分為文化、藝術、與文學三大部分。本來讀比較文學出身的我,躋身於文學以外的比較文化及藝術,表面看來有點不務正業。但細觀之下卻並不盡然,因為比較文學發展到後來,停留在中西或東西方比來比去,已落下乘的聲聞辟支。反而在較大的文化文本裡,看出更深廣的涵面及意義。換句話說,我經常向自己詢問的問題,已經從「文學寫什麼?」轉變為「文學為什麼會這樣寫?」這種思潮改變,使我走出幾十年來純文學研究窠臼,而進入一個更大的文化宇宙。



也就是這種學術態度,使我對古代文物產生無限興趣與索求,即使不是主修藝術,但我可以從一面戰國或漢代銅鏡裡,看到蟠螭及虺紋圖騰無窮幻變,以及雲雷,波紋,鳥羽圖案背後的美學信仰。尤其是漢朝博局鏡,除了追尋好博漢人所奕的六博戲外,鏡內所顯示四靈與天人合一的和諧,以及求仙祈福或哀怨纏綿「長相思,毋相忘」的銘文,都令人閱讀古籍文字之餘,神往於古人圖象所表現的藝術境界。同樣是這種學術興趣,使一向對陶瓷極高興趣的我,花了五年多的時光,每晚上網學習閱讀拍賣行對陶瓷文物的描寫,從而昇堂入室,一探宋明名窯的奧秘。
除了閱讀瀏覽圖片與博物館的展出外,我沒有忘記在西安陜西歷史博物館內,第一次親眼看到祕色青窯那溫潤翠綠的狂喜。或是台北鴻禧美術館讓我親自手捧牙白劃花定碗,那種身歷其境的堅薄感覺,使我無怨無悔從書本堆中走出來。



利瑪竇滯華一共28年(1582-1610),但如從進入北京的 1600年1月24日開始算起,在京城活動只有九年。各項傳記及書信資料顯示,利氏居華廿餘載,自邊陲的澳門或肇慶,到中心的南昌或北京,無不顯現他的苦心孤詣,以折衷的西方教義溶入東方傳統,從而臻達宗教感化救世。利氏一生,象徵着這種努力的成功與挫敗。



如果我們分析這種努力,很快便會發覺,基督文明入華,有如一部《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尤其是耶穌會士的策略。從利瑪竇早期的「先僧後儒」到後期與佛教對決的「附儒佞釋」,解釋了這項歷程的求索努力(quest),除了竭力進入核心,敲開北京紫禁城大門,進謁萬曆帝外,還包括了以西方文明作為本位起點,進入中國版圖,學習並挑戰其文化為終點目標,臻達最後以宗教拯世教化目的。

文化篇
1. 傳承與影響—明清時期基督教文明的入華策略
2. 利瑪竇之死—中西文明相互的折衷與排斥
3. 附會以教化—《伊索寓言》中譯始末
4. 實義與辟邪—明末天主教與佛教的辯爭
5. 自強與啟蒙—前五四文學轉型心態與現象
 
文學篇
6. 魚身夢幻—文學〈變形〉研究
7. 蛇褐女人—復仇與囚禁的女性形象
8. 缺憾的完成—《三國演義》的悲劇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