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全國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是中國水利領域首個社會科技獎,為全國層面的水利行業科學技術獎。由香港城市大學與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河海大學、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廣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共同進行研究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海堤防禦能力和生態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最近獲頒發2024年度全國大禹水利科技進步二等獎,以肯定項目的成果。
城大團隊在能源及環境學院院長兼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的帶領下,負責項目中的「城市海堤生態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任務。這項研究建立可提升生境複雜性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理論,並研發出適用於垂直式和斜坡式人造海堤的多種生態工程組件。
自2016年起,梁美儀與香港特區政府緊密合作,致力研發及推廣生態海堤的創新科技及應用。在發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支持下,於本港多個人造海堤,包括馬料水、西貢、屯門等進行測試、應用及改良各種創新的生態工程組件。他亦參與設計位於大嶼山東涌東新填海區內全長3.8公里的生態海岸線,初步研究數據顯示,該人造生態海堤已吸引90多種海洋生物棲息及活動,成效顯著。
此外,團隊亦成立了afterNature初創公司,開發一系列生態工程產品,包括生態磚、生態板塊、潮汐池及生態防波組件。這些產品不僅被香港特區政府採用,亦被推廣至內地、韓國和中東等地。團隊最近與中國水利學會及珠科院合作,制定海堤生態化設計技術指南的團體標準,進一步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標準。
梁美儀表示,非常高興能與珠科院等研究團隊一起獲此殊榮,「這肯定了我們在生態修復研究方面的努力,以及我們對於實施人造海堤生態化的支持。」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