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傑出教學獎得主以AI引領教育變革 培育新世代社會工作、翻譯及數碼醫學專業人才-紫荊網

城大傑出教學獎得主以AI引領教育變革 培育新世代社會工作、翻譯及數碼醫學專業人才

日期:2025-03-04 來源:香港城市大學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Scan me!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TEA
城大2024/25學年傑出教學獎的三名得獎者為:(左起)陳紹銘教授、鄢秀教授、劉康德教授。

人工智能(AI)發展浪潮勢不可擋,為教與學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三位教授善用AI,分別在社會工作、翻譯及數碼醫學領域展現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貼近時代需求的學習體驗。

獲頒城大2024/25學年傑出教學獎的三名得獎者分別為:人文社會科學院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陳紹銘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院翻譯及語言學系鄢秀教授,以及理學院物理學系劉康德教授

以AI 模擬個案情境 培養社工同理心

picture 1
陳教授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前往深水埗探訪劏房居民及露宿者

陳紹銘教授深信,社工應兼具同理心與專業技能,方能有效服務社群。他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實地探訪弱勢群體,從中累積經驗與獲得啟發。學生團隊進一步應用所學,研究開發12個“AI聊天機械人”,模擬對象包括劏房居民、新移民、受傷的清潔工人等,配備詳細的角色背景及模擬對話劇本。

他亦與同屬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的譚偉耀博士及“科創社工學會”(由社會工作者、學者及科技與媒體人員組成的團隊)攜手合作,設計六個AI角色,模擬不同弱勢社群的處境,例如面臨學業壓力的學生、跨性別青年,以及有家庭問題的青少年等。學生可透過與這些“AI個案”互動,進行小組討論與練習,隨時隨地提升輔導技巧。

陳教授表示:“我希望學生能成為兼具同理心與實務能力的社工,以創新思維與關懷,回應社會的多元需求。”

AI輔助翻譯教學 反思專業價值

面對AI翻譯工具的崛起,鄢秀教授將其視為教學上的得力助手,運用AI生成多樣化的翻譯文本,擴充教學材料的選擇,同時也克服了使用真實材料時可能遇到的倫理與法律限制。

此外,鄢教授指導學生比較AI與人工翻譯的差異,從中進行編輯練習,並深入探討翻譯的本質,例如學生可藉此了解進階翻譯需要更深入的資訊與情境理解,以及專業的判斷與指導,培養判別AI翻譯成果的能力。

jy
鄢教授與城大般哥展覽館合辦口述影像無障礙導賞團

她更利用AI生成的語音,模擬各種口譯情境,提升學生口譯的應變能力。

鄢教授說:“在‘傳譯方法’課程中,我們每週選取不同主題,讓學生接觸多元且有趣的內容,激發學習熱情。口述影像也是一項嶄新的體驗,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帶來豐富的知識與靈感。”

AI染色技術輔助醫療 鼓勵學生創新

劉康德教授榮獲今年新增的“數碼學習”傑出教學獎,表彰他善用數碼工具,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劉教授及其團隊開發的“AI染色”(AIstain)系統,能於數分鐘內完成淋巴癌細胞染色分析,診斷貓狗的病變。技術已在城大動物醫療中心進行臨床測試,並成為城大旗艦創新創業計劃“HKTech300”旗下的初創企業。

lau
劉教授在創新科技嘉年華期間向小學生介紹 AIstain

他亦透過課堂,鼓勵學生以AIstain為基礎,開發創新的醫療AI系統,並促成理學院與計算學院學生跨領域合作,同時運用AI生成圖像工具,以“翻轉教室”的模式,激發學生對跨領域AI學習的興趣。

他表示:“我期待學生能在AI領域中不斷探索,尋求超越現有技術,為社會帶來更多創新應用。”

城大自1993年設立傑出教學獎,表揚優秀教師,鼓勵教學創新。每位得獎者可獲15,000港元獎金,以及15萬港元教學發展經費。

城大首席及常務副校長李振聲教授讚揚三位得獎教授的卓越貢獻,期許他們在教學上持續精進,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來源:香港城市大學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Scan me!
編輯:但紅玲 校對:黃沛臻 監製:廖國良
李家超:築牢國家安全底線 夯實發展安全根基
董經緯: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港日益落地生根 犯我安全者必遭回擊
鄭雁雄:維護國家安全只有進行時 沒有完成時和局外人
李家超:香港特區全力支持國家應對美國挑戰
李家超:築牢國家安全底線 夯實發展安全根基
董經緯: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港日益落地生根 犯我安全者必遭回擊
打開看看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