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 資料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 資料圖片
●香港城市大學。 資料圖片

港大續居亞軍 國際高等教育機構倡港推廣「留學香港」吸才

國際高等教育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昨日公布2025年度亞洲大學排名榜,北京大學連續三年蟬聯榜首。香港有5所大學打入是次排名榜首20名,其中3所大學更成功位列亞洲十強。其中,香港大學連續兩年排名亞洲第二位,香港中文大學上升4位,今年排名亞洲第六位,香港城市大學更較之前一屆升7位,排名亞洲第十。QS形容,香港學府整體表現較上屆提升45%,是亞洲進步最快的地區之一,更在亞洲十大學府中佔有三席,僅次於內地的四所。QS建議,香港應繼續通過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等舉措,持續吸引全球人才及海外學生,確立本港作為國際學術和研究樞紐的地位。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最新的QS亞洲大學排名根據學術聲望、僱主評價、師生比、國際研究網絡等11項指標對院校進行評估。有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984所院校參與,今屆香港共有11所院校上榜。

在榜單前列大學中,北京大學連續第三年榮獲亞洲「一哥」美譽,緊隨其後的港大、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排名與去屆相同,維持第二、第三及第四名。亞洲第五為內地的復旦大學,較上屆上升2位。第六至第十位的亞洲學府依次是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延世大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

教大首納排名 列第二百一十二

在其他本港大學方面,香港科技大學較上屆提升4位,今屆排名亞洲第十一;香港理工大學升6位至第十七;上屆排第六十四及第一百六十七的香港浸會大學及嶺南大學,今屆分別回落至第七十一及第一百八十八;香港教育大學今屆首次納入此排名,列第二百一十二。

除了8所資助大學外,香港另有3所自資大學上榜且排名同名上升:香港樹仁大學由上屆的351至400位升至今屆的342位;香港都會大學及香港恒生大學,上屆分列700位開外及600位開外,今屆同樣升至541至560位。

QS表示,在教學資源、研究生產力和國際生人數改善的推動下,本港學府整體表現較去屆提升45%。11間上榜大學中有7間排名上升,而且港大維持亞洲第二名,使香港成為亞洲第三進步最多的地區。

QS認為,香港的學府對海外人才極具吸引力,是亞洲區內師資最國際化、學生最多元化的群體之一,師生比、教師論文平均發表量、教師國際化和出國交換生等均見整體改善。

QS資深副總裁Ben Sowter表示,由於香港高等教育界於教學能力及研究成果等進步,多數本港大學均在QS亞洲排名中攀升,更有3所大學躋身十大,反映了香港對卓越的承諾,又特別指出,香港應繼續推動「留學香港」品牌等措施,繼續吸引全球人才、擴大香港國際學生人數、改善師資隊伍並推動更多協作研究,以產生更多世界領先的科研成果。

QS亞洲大學排名2025

亞洲十大

排名(2024排名) 院校   所屬國家或地區

1(1)      北京大學 中國內地

2(2)      香港大學 中國香港

3(3)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4(=4)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

5(7)      復旦大學 中國內地

6(10)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香港

7(=4)      清華大學 中國內地

8(6)      浙江大學 中國內地

9(8)      延世大學 韓國

10(=17) 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香港

香港院校排名

排名(2024排名)  院校

2(2)      香港大學

6(10)     香港中文大學

10(=17)    香港城市大學

11(15)     香港科技大學

17(23)     香港理工大學

71(=64)    香港浸會大學

188(167)    嶺南大學

=212(/)     香港教育大學

=342(351-400)  香港樹仁大學

541-560(701-750) 香港都會大學

541-560(601-650) 香港恒生大學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資料來源: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