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復原獸首 重現水力噴泉巧思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洗劫北京圓明園,致使十二生肖獸首銅像被掠奪而流落四方,至今仍有多個銅像未回歸祖國。由香港城市大學聯同中國旅遊集團及中國保利集團,舉辦的「盛世聚首天寶芳華:圓明園獸首暨文物」國寶珍品展第二期,昨起至10月31日展出全套十二生肖獸首復原雕塑,讓大眾一覽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當年的風采。主辦方期望透過展覽,令公眾深入思考戰爭帶來的嚴重影響,及了解保護人類珍貴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國寶珍品展分為「重返海晏堂」、「東方凡爾賽宮」、「中西科技與藝術的交流」、「帝王之『禮』到『儀』」及「齊來保育圓明園」5個展區。

  多媒體重現圓明園建築

  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總監暨策展人陳麗碧昨向傳媒介紹指,「重返海晏堂」利用多媒體技術重現昔日十二獸首及圓明園海晏堂的壯麗雄偉建築景象,而展覽的重中之重是設置於「東方凡爾賽宮」的全套十二生肖獸首復原雕塑,這套雕像為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藏品,由影星成龍捐贈,重現了水力噴泉的設計巧思,體現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匯通。

  陳麗碧表示,觀眾可想像自己穿越到18世紀的海晏堂,看着這些獸首銅像每日每到一個時辰(每兩小時),相應的獸首會依次噴出水柱,射向池心的寶盆,而正午時分即12點正,十二銅像會同時噴水,景致壯觀。

  其後的「北宋水運儀」、「蘇頌渾儀」及「早期歐洲機械塔鐘」三大機械裝置復原模型,讓觀眾了解獸首噴水報時、調校時間及提水的運作原理,展覽亦會展出早期中國青銅禮器等重要珍寶,藉此追溯中國歷代文化中,從「器」到「禮」禮樂儀式制度的賡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