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郭位校長兩「絕招」致勝 城大躍升「全球百大榜」有因由

博客文章

郭位校長兩「絕招」致勝 城大躍升「全球百大榜」有因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郭位校長兩「絕招」致勝 城大躍升「全球百大榜」有因由

2022年10月13日 17:28 最後更新:23:00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2023世界大學排名」公布,香港有5間大學位列百大,成績斐然,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城市大學,一舉彈升52名,居全球第99位,真係無得頂。據我所知,城大有此成績,全憑校長郭位兩招「絕招」,唔到你唔服!

城大校長郭位憑兩「絕招」,推升該校在全球大學榜的排名,一是網羅各地頂尖學者,二是自力爭取捐款支持科研。

城大校長郭位憑兩「絕招」,推升該校在全球大學榜的排名,一是網羅各地頂尖學者,二是自力爭取捐款支持科研。

大學界朋友同我講,城大近年科研實力甚強,但THE排名計分中,部分屬主觀的「聲望」分,在這方面,城大自然稍遜於港大之類的傳統著名學府,得分亦因而較蝕底。

郭位校長當然知道比併「聲望」會稍輸蝕,所以近年憑着自己在國際學術界的江湖地位和關係,大力網羅各地頂尖學者,到城大任教和做研究,當中不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所佔比例位居亞洲前三名。

例如郭位與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法國物理學家阿斯佩(Alain Aspect)就有深交,數年前已聘請他任城大名譽教授,並親身來港授課,並給城大的科研提供意見。

由於有大批卓越學者加盟,能夠被國際權威學術機構引用的論文自然亦增加,這是THE排名評分的重要部分,郭校長集中力量在這方面做出好成績,取得的分數也便節節上升。

除了學術論文的質和量,郭校長也全力推動科研項目,得出不少研究成果,這對城大增加分數也有大作用。由於他乃科研出身,可說是內行管內行,更知道如何用最少資源,做出最多的研究成果。

所以,雖然政府多年來對科技的投入遠遜於鄰近地區,而城大獲得的教資會資助亦無大增長,但該校仍能在有限資源下,大幅提高學術地位,如論「性價比」,的確甚高。

這與郭位的第二招「絕招」有關,就是靠他廣泛的社會關係,以及「打心口」籌款的能力,成功爭取到商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從而獲得可觀捐獻,作研究和教學之用。

城大在THE世界大學最新排名躍升52名,進入「全球百大」之列。

城大在THE世界大學最新排名躍升52名,進入「全球百大」之列。

城大近年大力推行「冠名講座教授計劃」,在短短幾年間,獲捐款設立20個冠名講座教授席及冠名教授席,令學校有更多經費推動多個領域研究。由於「水源」充足,城大也就可在全球大學排名競賽中越跑越前。

郭校長這兩招「絕招」立竿見影,城大在排名榜還有再升潛力,可惜他明年5月便功成身退,只望接班人繼續將「郭兩招」發揚光大,推動城大向全球「50大」進發。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長和計劃將43個港口盡賣給美資公司牽頭的財團,本於周三先就出售巴拿馬的港口簽約,但早前有風聲吹出,長和將暫時hold住,是否緩兵之計,還是需時重設折衷方案,仍未清楚。在這時候,各方隔岸觀火者可以發揮想像力,作出種種預測,部分並非天馬行空,有一定理據,其中美資大行摩根大通就提出「4個可能情境」,它自己沒下結論,讓看官自由猜想。我就此分別找3位資深商界、政界及學術界朋友,估那個「情境」最可能,結果各有心水,但冇人預測長和會「照去馬」,因為這樣做傷害太大。

資深政商學界朋友預測長和出售43港口「大刁」的4個可能,冇人估「照去馬」,因為對國家傷害太大,長和也成為大輸家。

資深政商學界朋友預測長和出售43港口「大刁」的4個可能,冇人估「照去馬」,因為對國家傷害太大,長和也成為大輸家。

對長和這宗「大刁」,內地與香港砲轟不斷,各方強烈質疑,可見阿爺反對態度十分鮮明,在巨大壓力下,相信長和也要評估後果,不能對反對聲音置之不理,故暫緩簽約不令人意外。不過它最後會否作出妥協,還是夾硬去馬,仍是未知之數。

《大公》《文匯》和各界人士,連日來對長和這宗交易強烈發砲,資深政商朋友指,長和在巨大壓力下,有必要修改原來的交易,否則後果極嚴重。

《大公》《文匯》和各界人士,連日來對長和這宗交易強烈發砲,資深政商朋友指,長和在巨大壓力下,有必要修改原來的交易,否則後果極嚴重。

摩根大通在這時候大玩「推理」,提出事件發展的4個「可能情境」:1是交易照常進行,但這可能對長和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產生影響。2是交易可能有修改,例如只出售巴拿馬港口,不出售其他港口;或買家財團出現變化;或協議中增加條款,確保中國船舶在待售港口的權益。3是交易徹底取消。4是部分港口在原交易中止後,售予其他買家或中國企業,而不是賣及一個財團。

我將這幾個「可能情境」,分別傳給三位資深商界、政界和學術界朋友,請他們估那種情況最可能發生。結果是:沒有人估第1種情境,即「交易照常進行」;學術界和政界朋友估第2種情境,即交易有修改,例如只出售巴拿馬港口;商界朋友則估第4種情境,即部分港口賣給其他買家,或中國國企。

學術界朋友指,「交易照常」可能性最低,因傷害性最大,中國與長和皆輸,至於牽頭的美資投資巨企貝萊德,日後在中國的業務也將大受影響。相信長和與貝萊德會對這「大刁」重新評估。他說,「修改交易條件」,是面對嚴峻形勢的妥協,這方面,商家比政治人物更具彈性,所以他估這「情境」較可能發生。

資深政界朋友說,自己的主觀意願是3,即「交易徹底取消」,因這對中國和長和都是好事。不過,客觀地看,第2個情境即「修改交易」,是折衷做法,似乎可能性較大。

資深商界朋友則估第4種情境,即「部分港口賣給其他買家或中國國企,而不售予一個財團」。他沒解釋原因,我估計其想法是,部分港口如落在中國國企之手,戰略上對中國的影響可以減少,總好過原來的交易。

學術界朋友指,雖然第4個情境也可以發生,不過在地緣政治的複雜形勢下,一些港口所在國家,會否同意中企購入港口,仍是個問題,過程會有些複雜。

長和本周三是否暫緩簽約,很快就會揭盅,但這情況即使真的發生,後續如何發展,仍充滿變數。不論如何,長和若執意「原封不動」完成交易,是最壞的結果,中國將受到巨大傷害,長和也要付出沉重代價。

在這重要關頭,長和應思慮再三,努力重設一個對國家有利的新方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