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已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發光二極管(LED)使用廣泛,科學家致力提升效能。城市大學與上海大學合作,研究二維鈣鈦礦材料,成功製成外量子效率高達兩成,更高效的鈣鈦礦LED,能媲美最好的有機LED。研究結果已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研究由城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Andrey Rogach,與上海大學教授楊緒勇合作,新研究在電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均有上佳表現,使鈣鈦礦LED與有機LED等商用顯示技術看齊。
城大研發高效鈣鈦礦LED。資料圖片
團隊發現,添加約一成的甲烷磺酸鹽作為有機分子,能重新組織二維鈣鈦礦納米片的結構,增強不同厚度納米片之間的激子能量轉移,有助減少二維鈣鈦礦結構中的缺陷,從而提升效率。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在施加5.5伏特的低電壓時,錄得的亮度為每平方米13400燭光,外量子效率為百分之20.5,接近許多現有LED科技所達的最大值,幾乎是兩年前同一團隊研究所得,百分之10.5外量子效率水平的兩倍。Rogach指,今次是對新型納米材料作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實質成果,二維鈣鈦礦是極具吸引力的材料,可用於商用LED,並有用於顯示技術的潛力。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香港城市大學數碼醫學研究院及韓國三星融合醫科學院在3月18日於韓國首爾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推動醫療健康相關的研究,包括細胞和基因治療、生物資訊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並促進雙方在人才培育以至商業化應用的發展,共同促進社會的長遠利益。備忘錄由城大高級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楊夢甦教授及三星融合醫科學院院長張允實教授簽署。
香港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三星融合醫科學院(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for Health Sciences & Technology,簡稱SAIHST) 是韓國一所頂尖研究院,由來自產業界的三星集團、醫學界的三星首爾醫院,以及學術界的成均館大學共同成立,旨在推動先進研究、培育專家人才以帶領生物醫學科研的未來發展。該院是韓國首間於醫療健康研究及教育的跨學科研究學院,並與美、加、英、法等逾十國的醫院及研究所,以至國際及當地醫療業界、大型企業及生物科技公司等有合作。
備忘錄由城大高級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楊夢甦教授(左)及三星融合醫科學院院長張允實教授(右)於韓國首爾簽署。(相片來源:香港城市大學)
城大數碼醫學研究院於去年4月成立,與全球多間知名大學與醫學院、臨床醫療及業界夥伴,以及醫療科技投資者合作,發揮城大在工程、數據科學及生命科學方面的科研實力,以先進科技及創新的數碼健康解決方案,為醫生及病人帶來長遠裨益。
三星融合醫科學院。官網圖片
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說:「與全球不同夥伴合作,對數碼醫學發展至關重要。數碼醫學研究院、三星融合醫科學院之間的合作,標誌著我們共同推動健康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雙方聯同城大創新創業的蓬勃生態圈,將賦予新一代為全球開發更先進數碼醫學技術的堅實支持,並通過實際應用為香港、韓國以至全球不同地區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因應今次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培育人才,包括由三星融合醫科學院支持頂級研究人員及科學家來港交流,參與城大創新學院的課程,以及向城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並透過城大HK Tech 300計劃,共同推動與醫療健康相關的創新方案,將創新意念和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培育更多深科技初創企業。
香港城市大學數碼醫學研究院及韓國三星融合醫科學院在3月18日於韓國首爾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城大代表團於簽署備忘錄後,與三星融合醫科學院四個部門,包括健康科學與科技、數碼健康、醫療器械管理與研究、臨床研究設計與評估的教授進行交流,並分享城大數碼醫學研究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