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300件裝飾藝術品重現上世紀創作風華
日前,於香港城市大學展覽館舉辦上世紀法國及中國的裝置藝術作品展覽-「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策展人從法國、香港與上海多家博物館、機構與私人收藏家藏品中,搜羅超過300件具代表性的裝飾藝術珍品,呈現大眾。而類別則涵蓋日常生活物件、起居裝飾、娛樂場所建築等,今次展覽除展示極具原創性與適應力的藝術品外,更陳列有中國元素的法國裝飾品,以探索裝飾藝術在滬、港的痕跡。■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石婉盈、張夢薇
從俗艷創作到簡約之風
展覽中一塊名為「女神遊樂廳」的舞者Lila Nikolska模型天花板設計,金黃色鍍金石膏為底板配合雕刻功以線條樣式,展現舞蹈者的靈動與力量,這件Maurice Picaud以演出英式諷刺趣劇聞名於世的「女神遊樂廳」製作的浮雕塑像,成為裝飾藝術風格的象徵。
其實,「裝飾藝術」於1925年「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正式確立,一改此前新藝術運動,俗艷鋪張的花卉樣式,「裝飾藝術」則是以優雅幾何為基礎、線條為主體進行創作。展覽廳陳設藝術家Pierre Patout為1925年的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Sèvres展館設計了白色粗陶器花瓶,而香港君悅酒店大堂門廳的華麗座地燈,靈感便源自Pierre Patout的這個宏偉精美花瓶,裝飾藝術品已不單單用作小型觀賞之用,更跨出地域用於建築設計。
據介紹,此一種全新的藝術風格、充滿活力的簡約幾何線條在20年代風靡一時,法國設計師藉煥然一新的裝飾藝術風格樣式先拔頭籌,顯現線條、幾何之美。展中一枚1925年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金屬勛章利用八角形狀,通過其形式展現現代氣魄,在當時女性解放下,勛章雕刻以齊耳短黑髮的女子作為主角,襯托出不讓鬚眉的當代女性形象。
中法藝術融合 創作相互滲透
此次展覽亦呈現中法之間的藝術交流勝景,策展人講述道:彼時法國設計師及工匠參考中國的藝術技巧,好像周朝的漆器、明清傢具、絲綢、漆器與陶瓷等,都是當時法國裝飾藝術家的靈感來源。
展中陳列的由金箔刻漆而成的《針尾寡婦鳥、畫眉、中國燕子及條紋蘭花》是法國藝術家加斯東.隋斯參考中國畫以鳥、花為描繪對象,鳥類形態逼真,在大自然背景下畫面呈現鳥語花香,頗有較強的抒情性,畫作既寫實也寫意,體現中國畫審美主客體的優美與靈韻。
「中國東方藝術美與法國藝術融合下,帶動東西方藝術文化交流,使兩者的關係更為密切,相互影響與發展。」城大展覽館總監范懿莎博士解釋說:這種相互滲透,在很多類型的藝術創作中都可以見到,例如設計師Gaston Suisse自少年專研漆器,就是他參考中國周代工匠會在製作器具前先上十八層漆的做法,在基礎上完善簡化技術,把中國漆塗在木上擴展到現代物料上。
是次展覽更有Jules Leleu和Ruhlmann的作品,作品是在法國前所未見的矮桌,又引進莊重高貴的大型雕飾衣櫃,其裝飾與底座的靈感皆來自中國的原型;范懿莎博士指出,就連當代的新潮創作人,如Pierre Chareau的「小小中國客廳」和Eileen Gray的中式餐具設計,亦可見中國藝術的影響;中式陶器也是法國陶瓷家的靈感來源,無論圖紋弧度抑或色彩淡濃錯落有致,都顯中國陶瓷之風。
展品展現時代變遷
女性解放意味不再受約束留守在主持家務,她們有機會外出就業、旅行、參與派對。打破性別的規範,與女士相關的服飾、首飾品等的裝飾藝術人氣急升,展覽區陳設多件上世紀女性的衣服、化妝盒等物品,展示出女性解放下呈現出色彩斑斕與多樣紋路的裝飾藝術。
展覽中,Madeleine Vionnet黑色雪紡絲綢綴以金色錦緞的晚禮服,連衣裙優雅的直線綴有華麗裝飾,展現出典型風格的複雜幾何圖案。在性別解放的背景下,女士可以駕車騎馬,為方便奔馳,女性拋棄舊式又大又誇張的帽子,而是選用淺帽沿的小巧帽子--緊貼頭部,帽沿及眉;而女性首飾,有裝飾藝術風格與鑽石、珍珠、寶石而成的吊墜耳環、鑲鑽微型錶等展露女性魅力。
策展人介紹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女性在社會上的身份與地位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其後女性形象更煥然一新,化妝品套裝越見普及。於是,是次展覽展出各式各樣珍藏珍品,當中有組合化妝盒、粉盒等,皆展示設計師與工匠的典雅裝飾藝術,更展上世紀女性的精緻品味,化妝盒亦顯示出裝飾藝術的脫俗優雅,體現顏色與幾何運用的出眾品味。
隨着科技的發展迅速,交通工具的發展速度節節上升,世界大戰促使科技發展,飛機、汽車、蒸汽船帶着社會各階層跨越地域的限制,女性在性別解放下同樣能駕車乃至於獨自出遊。展區展出當時奢華郵輪為吸引遊客,為他們提供體驗法式生活的裝飾設計作品,如:上世紀諾曼第號郵輪的扶手椅,由鍍金木材而製,紅色的外皮配以黃色花束圖案,具典雅又簡約之風。而諾曼第號郵輪的裝飾充滿藝術風格,外形優雅,內裡的鍍金浮雕、鑲飾幕牆等,都帶給人高貴的感覺。
觀覽此展,可見無論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等都充當裝飾藝術風格的推手,而建築物如銀行、電影院、大酒店,甚至宮殿;交通工具如蒸氣輪船、車輛、飛機,以至最新潮的時裝、傢具、珠寶與精品等都成為裝飾藝術的載體,城市大學展覽館助我們穿越時空探索上世紀裝飾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