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專業教育與研究

狄更斯與城市體驗創作

文 : 鄭智友

試想像一下城大校園的位置,只要從校園步出社區,就會看到許多風格各異的城市面貌:鋪有草坪的低層洋房、公共屋邨、名校、年代久遠的教堂,還有許多橫街窄巷及寬闊的混凝土高速公路。

漫步其中,可以激發靈感,並對這座城市產生更多親切感。

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曉恩博士說:「城市素來是作家的創作泉源,為有意捕捉或重塑城市風貌和都市體驗的作家提供靈感。」她專注研究的範疇包括19世紀的文學與文化、敍事理論、空間性、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

她任教的城大英文系文學士(英語語言)課程,其中一科名為「城市文學」,鼓勵學生漫步於香港街頭,細心觀察、記於心中、反覆思考,然後寫下個人體驗。學生運用文化和文學研究、城市研究、社會學和地方哲學的理論和批判觀點來探索有關城市的各種想法,例如與現代主義、集體記憶之地、世界主義和權力空間有關的想法。

street-1 該科的推薦讀本包括被香港城市環境激發靈感而創作的本地作家作品,以及李博士專門研究的英國作家查理斯˙狄更斯的著作。狄更斯有一篇名為《深夜獨行》的報告文學作品,描寫一個失眠者(作者-敘事者)夜間在倫敦街頭漫步。李博士借用該篇作品,鼓勵學生發掘本土街道的題材。

她指出,狄更斯經常描寫人與城市發展的關係。「狄更斯在其小說《董貝父子》中描述當城市建造新鐵路時,部分人面對這衝擊感到驚惶,而另一部分人則有所憧憬,」李博士說。

一如大部分其他19世紀的小說,狄更斯的作品可以長達900頁。不過,讀他的作品使人獲益良多,因為他的小說故事歷久彌新,筆下創作了不少經典傳奇人物,包括《苦海孤雛》裏的費京和奧利佛˙他斯特、《聖誕頌歌》裏的史古基,以及《塊肉餘生記》中的大衛˙科波菲爾。還有,狄更斯着力刻劃低下階層艱苦貧困的生活時,常對這些人流露出憐憫之心。

此外,李博士指出狄更斯的作品常被改編後在香港公演,以及用作教材。

street-2 她說:「在香港上演或放映過的著名改編作品,包括1992年以香港殖民地歷史為背景的舞台劇《遠大前程》,以及1955年改編自同一本小說的粵語電影《孤星血淚》。」

今年4月,另一版粵語改編的舞台劇《大好前途》在香港大會堂演出之際,李博士在城大籌辦了一個關於狄更斯的國際研討會。

她表示:「新改編的《大好前途》上演是一個大好時機,讓文學研究者、舞台劇從業員及編劇共聚一堂,從不同的評論和創作角度去討論狄更斯的小說和舞台劇作。研討會着重探討為配合香港舞台演出而改編和翻譯這部作品時的創作歷程。」

首頁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