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學習機會
文 : 鄧楚媛
對於校友林日輝博士而言,數據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林博士於城大分別修讀了理學碩士(金融工程學)及工商管理學博士,現任城大經濟及金融系特約教授,並為活資有限公司首席數據科學家。
數據科學 應用廣泛
林博士的日常主要工作,是利用大數據建立機器學習模型,應用於消費者貸款決策、檢測金融欺詐,及制訂精準的營銷活動。他說:「幾年前,劍橋分析公司使用大數據影響了美國總統大選、英國脫歐等事件的投票結果。這些在數據科學行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令我大受啟發,因而邁入數據科學領域。」
與城大結緣
林博士本科主修電子工程,畢業後在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資訊科技部門任職。他說:「當時金管局提供碩士課程學費津貼,我打算修讀感興趣並可應用於工作的科目來為自己增值。由於我有數學及工程學基礎,故選讀了城大的理學碩士(金融工程學)課程。」林博士就在那時與城大結下不解之緣。
城大遇伯樂 更多新機遇
林博士(左)和他攻讀工商管理博士的導師黎建強教授。 修讀碩士學位期間,林博士得到一個機會。當時,他在課堂上解決了一個蒙地卡羅模擬問題,課程導師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王澤森博士賞識他的才華,邀請他畢業後在城大教授一門有關信用風險管理的新課程。
獲得碩士學位之後,林博士把握機會轉至金管局的銀行政策部。他的首要任務是開發方法,來推算首次公開招股保證金融資的違約概率。林博士靈活運用修讀碩士學位獲得的知識,建立了一套為金管局高層採納的方法,這為他帶來極大滿足感。
在教學中吸收知識
林博士認為,教科書上有關數據科學的知識高度理論化,卻缺乏實用細節。在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林博士一直努力從各個方面吸收最新的行業做法,受益匪淺。他將由網上和專業網絡獲得的材料消化和重組。他說:「從我的課堂中學到最多的人不是我的學生,而是我自己。」
學生與老師的雙重身份
林博士(右)和城大工商管理博士課程主任Muammer Ozer教授。 林博士開始在城大教授信用風險管理課程時,還沒有計劃將學歷提升到碩士以上。儘管如此,他的學生一直稱他為「林博士」。他說:「這就是我決定報讀城大工商管理博士課程的原因,為了使自己有資格成為真正的『林博士』。」
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同樣寶貴的是同學們畢業後還能長期保持聯繫。林博士說:「我們交流不同行業、不同人生階段的苦與樂。城大實際上是發展專業和友誼的絕佳平台,畢業只是這個平台第二階段的開始。」
數據科學普及化
林博士參加城大畢業典禮,實現了母親的夢想。 林博士相信,數據科學的解釋和預測能力至為重要,兩者就像左右手,相互關聯補足。他說:「我們當前的時代充斥各種信息。如果大學將數據科學的基礎融入通識教育,學生就能學會用數據客觀地思考,並有效識別信息的可靠度。」
最後,林博士建議學生珍惜在城大四年的學習時光。「雖然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成績都不錯,但我很後悔對本科的學習不夠認真。選擇就讀城大的同學,請珍惜機會,為未來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