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位於馬鞍山白石的第五期學生宿舍項目於3月14日正式動土,預計於2026年第二季竣工,屆時將為城大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逾2,000個宿位。
宿舍採用先進的「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整個建築群應用超過1,300個模塊。按宿位數量計算,是目前全球採用MiC技術興建的最大型學生宿舍項目。
城大位於馬鞍山白石的第五期學生宿舍項目於3月14日正式動土,預計於2026年第二季竣工,屆時將為城大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逾2,000個宿位。
宿舍採用先進的「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整個建築群應用超過1,300個模塊。按宿位數量計算,是目前全球採用MiC技術興建的最大型學生宿舍項目。
在全球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最新公佈的「自然指數─年輕大學2021」排名中,城大在全球頂尖年輕大學中位列第七,反映城大的實力再次獲國際肯定。該指數根據建校50年以下大學的學術人員,於過去一年在82種最具影響力的自然科學類頂級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及貢獻份額排名。
工學院獲鵬程慈善基金慷慨捐贈港幣400萬,成立首項為期24個月的STEM教育計劃—「鵬程優才工程學庫」。城大計劃與中、小學合作,培養不同範疇的工程學人才。計劃的一大特色,是中學生將以實習形式參與城大工學院師生現正從事的科研項目。
城大學者領導的四項研究,獲環境保護署首屆「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撥款共2,026萬港元,在項目數量和總資助金額上均居全港大學之冠。領導四個研究項目的分別是:電機工程講座教授鍾樹鴻教授、能源及環境學院院長兼大氣環境講座教授陳澤強教授、香港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兼李兆基講座教授(材料科學)任廣禹教授、能源及環境學院副教授吳永豪博士。
李兆基講座教授(資訊工程)兼工學院院長郭大維教授,膺選為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所屬學科組別為自然科學。郭教授是非揮發記憶體的系統與軟體設計的先驅,特別是快閃記憶體儲存系統。
黃俊康教授(數據工程)兼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嚴洪教授,膺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以表彰他促進科技及經濟發展的創新發明,並將於2022年6月在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周年大會上獲正式頒授院士銜。
物理學系助理教授李丹楓博士及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騁博士,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雜誌選為「中國區35歲以下發明家」(TR35),是香港僅有的兩名獲選學者。TR35從世界各地遴選35位35歲以下、對未來科技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領軍人物。
城大於1月舉行最新一場網上「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講座,由資訊系統及電子商貿講座教授兼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主講,題目是「為何我們如此沉迷於網絡世界?從他媽哥池到元宇宙」。他指出,過度依賴數碼科技而引致的新型成癮行為,現已被界定為精神健康疾病。
金屬一般加熱時會膨脹並軟化,不過由城大學者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一種超彈性合金,即使被加熱至1,000K(開氏度),即約727°C(攝氏度)甚至更高的溫度,仍能維持剛度,且幾乎沒有能量耗損。研究團隊相信,該合金可以用於製作航天任務所需的高精準度裝置。該團隊由城大機械工程學系楊勇教授共同領導,研究結果已於《自然》上發表。
城大與Prenetics合作為小型哺乳類動物推出大規模新冠病毒檢測。檢測將於亞洲最大規模的獸醫診所—城大動物醫療中心進行,由該中心及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經專業訓練的職員採集樣本,並送往城大動物醫療檢驗中心,利用Prenetics提供的相關技術作測試。
城大機械工程學系及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榮獲美團青山科技基金頒發2021年度青山科技獎。王教授在低碳冷卻及仿生工程學方面取得跨學科創新研究成果,為解決全球碳排放問題帶來深遠影響。
城大聯合領導的科研團隊,最近成功開發一套嶄新人機介面操作系統,能遙控機械人模仿人體動作來完成複雜任務,日後有望為新冠病毒測試進行採樣,及遙距照顧傳染病患者。這套嶄新系統名為Robotic VR,以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于欣格博士及其團隊研發的柔性電子皮膚為基礎,電子皮膚採用多層式設計。
城大數據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清鵬博士領導的團隊,利用他們建立的數學模型,推算出將高收入國家捐贈予中及低收入國家的新冠疫苗比例提高至46%,可大大降低中及低收入國家的新冠病毒確診率和死亡率,長遠而言亦可更好地保護高收入國家,並減少變種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
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博士及博士生梁靜泊,以數學模型結合統計分析,推算出新冠病毒病患者在不同感染階段時接觸的氣溫及相對濕度與其死亡率有關聯。團隊收集歐洲八個國家的確診個案數字、死亡個案數字,每日平均氣溫、相對濕度等數據,將資料匯入模型,推算出氣溫、相對濕度與新冠個案死亡率的關係。
城大的研究發現,不當棄置外科口罩會引致嚴重的微塑膠污染,每年受污染的海水量可能超過54,800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也會受到影響。研究論文已於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通訊》上發表,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兼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何宇鶴博士。
根據當前對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的討論,各種藝術體驗對重新思考科技有甚麼幫助?
通過探索希臘悲劇思想、控制論邏輯和中國山水畫美學,《藝術與宇宙技術》直面當代技術變革對藝術和哲學的挑戰。面對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的論述,是否有可能重新理解藝術經驗的多樣性?《藝術與宇宙技術》從黑格爾的藝術終結論和海德格爾的哲學終結論出發,勾勒了一道陌生的思想軌跡,以重新思考藝術與技術之間的關係。中文、德文及西班牙文版將於2022年出版。
本書論述有關菲涅耳相位全息圖的主要概念、理論及編製方式,全面提供製成該等全息圖的現代方法,有助促進未來研發體積小巧的全息圖投影機、平視顯示器及增強數據保安的商業產品。本書亦臚列相關的MATLAB編碼,供讀者應用及評核上述方法的理論及編製方式,並以此作為基礎,快速開展下一步研發工作。本書提供有關菲涅耳相位全息圖的最新重要資訊,適合電機及電子工程、電腦科學/工程、應用物理學、資訊科技及多媒體科技的學生及研究員,以及於業界開發立體顯示及全息圖投影等新產品的工程師及科學家。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