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專業教育與研究

新媒體時代的政治兩極化

文 : 廖卓怡

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與數碼及社交媒體相互交融,公眾輿論日趨兩極化。為此,城大的數碼及社交媒體研究團隊提出新方法,採用大數據文本挖掘來了解公眾輿論。這項「香港網絡民意數據挖掘計劃」由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沈菲博士及其團隊於2018年展開。

沈博士專門研究新媒體科技對社會及政治的影響。他解釋說:這項研究計劃運用自動文本分析,就五大主題範疇了解網上輿論,分別為公眾人物的受歡迎程度、組織機構的受歡迎程度、市民對內地的觀感、本港社會議題以及企業形象。

研究團隊選定12個有代表性的網上平台(包括網上討論區及新聞媒體網站)作為數據來源,運用數據爬取、數據清洗、標記化、詞典開發及數據分析,把香港過去的公眾輿論從零散數據轉為可視化形式。數據取材的時期由各個平台最早可取得相關資料開始,直至2019年底。

沈博士說:「我們身處亟需適時及全面了解公眾輿論的時代。傳統的問卷調查有很多限制,例如高成本、受訪者對問題用字的敏感度;但大數據為公眾輿論分析提供了新方向,我們可分析網上的公開言論。」

Likes研究團隊發現,網上有關政治的討論在過去幾年間,語氣日趨消極,社交媒體平台上更充斥仇恨言論。

沈博士說:「香港的問題不在於市民之間有意識形態分歧,而主要在於政見不同的人視對方為敵人。」

他補充說:「儘管消除政見分歧並不可取,甚至不可能,但社會必須想辦法減少政治情感兩極化—即人們純粹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傾向不喜歡或不信任對方。」

團隊的研究顯示,如果欠缺恰當的設計及經驗豐富的主持人,交流和討論很容易引致極端思想和負面情緒。

沈博士去年進行了兩場先導實驗,探究採用「慎思型討論」和「自由討論」的方法能否改善香港政治兩極化的問題。

第一場實驗邀請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參加90分鐘的討論。他們被隨機分作兩組,其中一組進行慎思型討論,另一組則為自由討論。慎思型討論組會收到一本資訊手冊,並須嚴格遵守規則,例如尊重他人,並盡量以公平的態度了解別人的意見。

第二場實驗安排另外兩組人士觀看第一場實驗的影片,一組觀看慎思型討論組,另一組觀看自由討論組,並在觀看影片的前後進行問卷調查。

實驗發現,慎思型討論和自由討論均對減少政治兩極化有一定效果。在第一場實驗中,雖然參與者對議題的態度及議題兩極化的情況基本不變,但對持反對意見者的態度變得較為正面,情感兩極化程度也減低,對不同政見人士的評分由3.92升至6.08。相比自由討論組,上述效果在慎思型討論組中較為顯著。在第二場實驗中,觀看慎思型討論和自由討論影片對參與者有相似的效果,但程度較低。

沈博士說:「具有特定政治傾向的香港媒體,常把不同政見的人士描繪為無恥、無知或無禮。長期接觸這類媒體,會令人對不同政見人士產生不準確及非人化的成見。然而,參與面對面討論會令人知道,不同政見者亦是有尊嚴及正直的普通人。」

Dr Chris Shen Fei 沈菲博士沈博士希望他的研究長遠來說能協助決策者、公眾及學術界作出決定。他建議非政府組織舉辦更多政治對話活動,促進公眾之間的溝通。他認為較實際的方法是以部分社區作為試驗基地推行政治對話,並進行縱向研究以了解這種活動對社區的長遠影響。

沈博士最近在研究,如果社交媒體上有第三方核查事實,能否促進持不同意見者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及減弱情感兩極化。這個研究項目獲得2020年Facebook研究獎資助。

首頁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