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學生心聲

開創我的道路

文 : 林小芬 翻譯及語言學系

我兩、三歲時患上視網膜癌,因而失明。我從特殊學校升讀主流英文中學,經過多番努力,加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升讀了副學士課程,然後於2018年入讀城大翻譯學士課程。

起初我很擔心,若看不到課堂上的簡報,就難以掌握講課內容。講堂可能有上百個學生,若我每次都向老師求助,會引人注目。幸而城大學生發展處和教務處細心協助,開學前已通知相關學系照顧我的需要。老師們提前把簡報或試卷交予教務處,再送往香港盲人輔導會譯成點字,供我上課和考試時使用。

Sio-fan (centre) with SDS staff Ms Holly Ho (left) and her classmate.

小芬(中)與學生發展處職員何慧豪女士(左)及她的同學。

Sio-fan‘s classmates invented an innovative method using glue to draw the symbols on paper. 小芬的同學自創用膠水在紙上畫符號,待乾涸後變成凸出的圖案。 在一般人眼中簡單不過的事情,對我來說也是挑戰。記得第一天上課,我提前一小時回校,左拐右轉、不斷問路,才能找到課室。我很幸運遇到很多熱心的同學,在往後的日子,每次上課和吃飯,他們都為我引路和陪伴我。學生發展處的職員說,若他們以學生助理的身份幫助我,會獲發薪酬,但他們都不願收取任何酬勞。

讀畢一年級後,我決定轉為主修語言學。新課程需要學習編寫程式,並找出程式中的錯漏。對於失明的我而言,在長長的編碼中尋覓錯誤,是耐性的考驗。此外,那些國際音標和解釋發音過程的口部圖像,電腦也未能辨識。

為了協助我學習,老師們四處張羅,找來舊式點字機打出國際音標,打一頁筆記每每要花數小時。幸好,後來創意十足的同學們想出辦法,他們自創用膠水在紙上畫符號,待乾涸後變成凸出的圖案。我一邊觸摸圖案,他們一邊為我解說。

Sio fan and friends盲人修讀語言學困難重重,對此我早已有心理準備。有些盲人選擇修讀翻譯,我若跟隨他們的步伐,畢業後也許不難找份工作。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目標,開創自己的路。

我打算日後追逐理想,修讀碩士課程。我希望生活充實多采,能擴闊視野和興趣;同時希望大家知道,視障人士也有權利和能力追尋夢想。

度身訂造支援方案

每年有約30至40名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加入城大,校內現在有110名SEN學生。城大特殊教育需要主任會在開學前約見每位SEN新生,為他們度身訂造支援方案,及協調各部門提供支援,包括考試調適、輔導服務及無障礙設施等。

有關SEN支援服務的詳情,請瀏覽: https://www.cityu.edu.hk/sensupport/.

首頁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