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三十載 初心不變
文 : 數學系何永昌教授
我有一個目標:希望學生能夠把不同學科的知識融合起來,跨出舒適區,走入社區,嘗試運用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由美國國家工程院主辦的「全球工程及科創挑戰領袖培育計劃」給學生提供的正是這樣一個跨領域學習的機會。2016年,城大成為大中華區第一所參與這個計劃的大學,為此我籌備了一年多時間。
這個計劃提出諸如可持續發展、醫療、網絡安全及生活品質等21世紀的迫切議題,學生通過一連串考察活動及研究,結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喚起社會對這些議題的關注。學生的積極參與令計劃十分成功,城大因此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邀請,向大中華區其他院校分享經驗,使更多人認識跨學科學習的好處。
我相信教學之道講求用心、融合、突破。我也鼓勵學生參與由「無國界工程師」舉辦的活動,到緬甸或其他較為落後的地區考察,並在專業工程師指導下,參與跨地區服務,譬如運用工程學知識解決水源及能源短缺或環境惡化等問題。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跨越本學科領域,嘗試運用各種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為加強數學與不同領域的結合,早在數據發掘尚未流行時,我就透過與企業的協作計劃,安排學生到銀行及保險公司實習。由於他們在數據發掘上的優勢,我們有愈來愈多畢業生投身金融行業,部分已晉升至管理層。除了拓闊學生的出路,令我感到鼓舞的,是看到數學更生活化,而且有更多人認識到數學系學生的潛能。
何教授(前排左一)指導學生參與跨學科活動。我有一個堅持︰無論多忙碌,都抽空與學生見面,討論研究方向,與他們一起解決學習和研究上的難題,心底裏與學生一起學習的熱情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曾經有一名來自內地的學生,成績優異但只專注於本科學習,我勸勉她多接觸不同的人及多參與社區工作。城大不乏像她那樣的出色學生,我希望鼓勵他們克服障礙,應付挑戰並實現更高的目標。後來我得知,她從我們的對話中得到啟發,開始思考如何作出改變。作為老師,我深感欣慰。我未必完全同意年輕人的想法,但我願意去了解,嘗試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並與他們分享我的故事和經驗。
無論是本地還是從內地或海外來港的新生,面對新環境及文化差異時,都會有各種疑惑。老師應以同理心去了解他們、建立互信,才能給予適當的指導,引領他們尋找自己的道路。這點對於新生尤其重要,所以我堅持每年通過「師友計劃」與學生接觸;即使在疫情期間,仍然利用網上平台與學生保持聯絡。
我相信教學之道講求用心、融合、突破。執教鞭30年,從未想過要離開這個崗位。學生持續進步、城大教研質素不斷提升,都是驅使我繼續做好教學工作的原動力。
何教授(後排右五)與參與無國界工程師研討會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