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抉擇:生物醫學科技的道德問題
文 : 鄭智友
「有軌電車難題」是著名的道德兩難問題。根據假設的情景,你有權撥動按鈕控制路軌,避免電車撞向路軌上五個成年人;但改變電車行駛方向後,電車便會撞向分支路軌上一個幼童。你會怎麼做?救五個大人而犧牲小童,還是作出相反的決定?
到了現今人工智能社會,上述問題引申出另一個新的討論。媒體與傳播學系副教授林芬博士提出:遇到類似的問題,自動汽車的程式該怎樣編寫?
林博士說:「無人駕駛汽車須作出此類與道德相關的決定,以避免撞車。這不只是無人駕駛汽車製造商要解決的工程問題,也是我們要面對的道德問題。」她在今年暑假出席了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舉辦的道德與人工智能國際研討會。
科技與道德
人文社會科學院舉行的研討會主要討論的人工智能議題是:生物醫學科技的道德問題。負責統籌研討會的公共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范瑞平教授表示,研討會旨在探討「生物醫學科技與人工智能在近期發展中引發的令人困惑的道德難題」。
來自澳洲、意大利、日本、美國、中國內地與香港的18位學者討論了多項議題,包括生物科技、基因學與家庭;由人工智能決定生死;跨宗教對新興科技的觀點;人工智能如何加速改變醫護人員與病人關係的趨勢;父母應否為子女設計基因;以及由人工智能科技引申出來的其他道德問題。
對於生物醫學多個範疇的道德問題,范教授已在其有關現行捐贈器官的優配研究金研究項目中做了說明。器官捐贈的決定,往往取決於我們如何界定死亡。例如,我們只應從已死的人身上取出心臟。然而,人工智能促進了腦神經科學的發展,改變了死亡的定義。精密的人工智能科技能仔細檢視腦死亡和心臟驟停,現在引發的問題是:怎樣才是「已死」的準確定義?人工智能告訴我們,即使人 「死」後,身體仍可能有生命跡象。
范教授提出的另一個道德問題,是器官移植後的身份問題。他說:「我在一個獲美國撥款資助的跨學科研究計劃中擔任聯合首席研究員,研究全身移植與頭部移植手術的生物道德問題。」雖然上述兩項移植手術距離可實行仍十分遙遠,但極具道德爭議性,帶出身份、自我和意識問題。
范教授提出:「倘若把某人的頭移植到另一人的身體上,那移植後的人究竟是誰?對於頭部移植後這個人是誰的問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見解。」
在同一研討會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元亭教授發表演講,強調了生物道德面對的挑戰。他談到運用人工智能醫治心臟病的道德問題時,指出應對新興科技的道德指引尚未達成一致,因此可能引發資料私隱及取得資料等議題的爭論。
跨學科的道德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出席城大這次探討生物道德問題研討會的城大學者的跨學科背景。
范教授主要研究儒家生物道德、中國哲學及比較哲學、道德及公共政策;張教授鑽研生物醫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陳浩文博士的著述涵蓋公共衞生政策及道德等議題;翁若愚博士於公共政策學系教授應用道德學、公共政策、社會及政治哲學;公共政策學系助理教授孟繁麟博士主要研究社會與政治哲學及比較哲學;林博士則具有經濟學、統計學、社會學和傳媒背景。
因此,林博士會從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角度探討社會及文化的改變;張教授探究腦血管及心血管技術與人工智能的道德問題;而公共政策學系的學者則傾向從哲學角度探討問題。
人文社會科學院舉辦的研討會反映城大匯聚多個領域的學者,從多個角度探討相關議題。
道德問題與文化背景
研討會貫徹城大的主張,強調容納不同聲音、意見和態度。部分與會者指出研究道德及生物技術問題時,文化背景是重要考慮因素。事實上,研討會探討了東西方的相關觀點。
公共政策學系孟博士說:「持儒家價值觀的學者可能會關注人工智能是否可促進家庭生活、快樂及跨代公義。因此,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會考慮人工智能會否被濫用,以致破壞家庭價值。」
人文社會科學院今年暑假舉辦的第二個國際研討會,探討了個人背景會否影響其考慮科技與道德的態度。議題的重心是性愛機械人對社會的衝擊以及未來的人際關係。
這個研討會亦由范教授統籌,焦點是性愛機械人將會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以及當今社會要如何因應性愛機械人的發展而制訂適當政策。
范教授說:「反對者認為應禁制性愛機械人,因為它們會使人際間的親密感覺和同理心變得麻木、貶低婦女和兒童、破壞人際關係。不過,支持者則反駁說性愛機械人可成為有用的伴侶,助人紓解情緒,例如患有痴呆症或抑鬱症的老人。」
城大的學者計劃進行一項跨學科國際研究項目,了解性愛機械人如何影響人際間的親密關係、探討性愛機械人如何衝擊家人之間的關係、現時使用的性愛機械人有否貶低女性。
最後再回到無人駕駛車輛和有軌電車問題。我們該如何編寫程式,使人工智能就安全和健康問題作出合乎道德的決定?這個責任可能將由消費者擔負。
林博士說:「有建議說工程師可設計兩種選項,由消費者作出這個道德決定。但我們不禁懷疑這是否最終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