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專家妙筆
鍾樹鴻教授(中)

道家哲學、教學與「道」

文 : 鍾樹鴻教授 電子工程學系

我在城大電子工程學系網頁的自我介紹中,引述了老子《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也許有人認為科學家較少接觸文史哲知識,我卻研究道家哲學已長達30年,相信科學並非萬能。雖然電子工程學大多可用數學程式解釋,但有些現象連科學也解釋不了,這就是《道德經》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學習態度,可促使我們終身學習,使學問歷久彌新。」科學家會向大眾介紹其最新發明,卻很少解釋他的意念從何而來。我常跟學生說,電子工程師最重要的是感覺(sense),例如我們研究一個電子線路,最先是在腦海幻想出來,想好後才反過來以數學解釋。這感覺怎麼得來的呢?就是憑着對周遭事物的細微觀察和累積的經驗,像哲學家對生命反覆推敲一樣。

Professor Chung celebrates winning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 鍾教授獲頒「傑出教學獎」。 我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發明了先進智能實時監測電池狀態系統,只須三分鐘便知道電池的充電及健康狀態,相比以往長達10小時的監測程序,大大節省了時間,而且可減少高達九成的能源消耗。我最初的想法是,既然我們可以用外界刺激的方法探測心臟狀態,相同原理應可用於探測電池狀態。有了這個構想之後,我們才着手建立這個新系統的數學模型。

道家哲學不單啟發我的科學研究,也影響我的教學方法,使我有幸於2018年獲城大頒發「傑出教學獎」。《道德經》說「不言之教」,意思是教育不能單靠言傳,也要令學生的內心產生共鳴。最近我教學生製作遙控器並安裝在魚形氣球上,學生們為了使自己的「飛魚」能夠靈活移動,都很認真地反覆琢磨,投入研究。

Professor Chung (far left) and his team created a smart real-time battery state and health diagnostics system.鍾教授(左一)及其研究團隊發明了先進智能實時監測電池狀態系統。此外,我常常鼓勵學生主動發掘業界的實際問題,並想辦法解決。除了先進智能實時監測電池狀態系統,我還跟學生一起發明了用於中央冷氣系統的智能溫度調節器,兩項發明都已獲得專利。學生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和概念轉化為商業產品,惠及社會,自然會更用心學習和研究。

我常跟學生共同探討、互相啟發,《道德經》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意思是說:完善者固然可以成為不完善者的老師;不完善者則可供完善者借鏡。其實,不論修讀甚麼學科,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確學習態度,因為今天的新科技,明天便變舊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學習態度,可促使我們終身學習,使學問歷久彌新。

因此我在系內推動「學生同儕導修計劃」,由成績優異的高年級學生擔任導師,協助低年級學生學習,使雙方受益。我也常為學生安排實習機會,使他們習慣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每個學生都像正在孵化的雞蛋,如果由外力把蛋殼打破,小雞或會性命不保;唯有靠小雞自行破殼而出,才會健康成長。

Prof-Chung

首頁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