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專家妙筆
陸貴文教授

未來時代的新技術

文 : 陸貴文教授 電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在無線通訊的世界裏,技術不斷更新,經過1980年代的1G(第一代)、1990年代的2G(第二代)等階段後,2020年即將進入5G(第五代)。然而在十年前,5G通訊技術已是城大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課題。

而為了滿足「5G後」無線通訊的需求,我們已將研究的範圍拓寬,邁進太赫茲技術領域。

我認為這是工程研究員應做的事;工程科學這個專業,職責就是塑造未來時代的新技術。

不過,若認為設計新的天線只是為了使數據傳輸加快增多,這想法並不正確。我研究天線已有30多年,其間的研究成果,有的使天線縮小、變薄,有的用可彎曲的物料製造天線,還研製出「液體天線」、具備電子掃描功能的天線、具備精確定位功能的天線等等。着手研製這些天線,都是為了回應世界的需求。

Luk's Quo

比如說,數年前研製出的「水高密介質貼片天線」用純水作為物料。這種天線的好處是:水價廉而易得,所以成本低;水是安全的物料;水是透明的,所以可把天線設計得美觀;水可透光,很容易把天線與太陽能電池相互結合,使得一項設計兼有雙重功能。

5G antenna 城大團隊最近研發適用於5G通訊的天線。 天線功能眾多,除了用於無線通訊,還可用於醫療、軍事、太空項目。不久前我和同事與幾位資深醫生合作,探討如何將無線電波用於醫療,當中包括研究電磁保護、運用「電磁人體成像」技術來檢測人體異常狀況,及運用微波使中風患者的血栓凝塊軟化。

規劃研究時,我總是先考慮自己有些甚麼—有多少時間、有甚麼資源,然後才為今後幾年的研究立下目標。例如,我現在的目標,就是把自己的天線知識貢獻給醫藥領域。我相信:循序漸進、步步相接,最終會有可觀收穫。

着眼於未來

A liquid antenna 液體天線 我在1980年代才初次認識天線和微波,當時大多數人知道的天線,大約只是屋頂上魚骨似的電視天線,或是收音機上的「兔耳」天線。那時候,小型微帶天線剛剛問世,研究天線的人不多,也不能擔保可以帶來光輝前途,可我還是選擇研究它。

然而時至今日,微帶天線已是無處不在。說它「無處不在」絕不誇張,如今人人手上的智能電話都裝有微帶天線。假使我當年另選其他可望成名致富的學科,就沒有今天如此精彩的天線研究生涯了。

切勿放棄

多年來,我曾與多位天線行業的夥伴合作,有幾次他們對我的設計不表贊同,但我從未退卻。我天性樂觀,自信能改善設計而贏得別人賞識。如我發明的「L形探針饋電微帶天線」,就沒有得到業界好評。

A circularly polarized magneto-electric dipole array antenna 陸教授及其團隊研發的圓極化磁電偶極子陣列天線。 當時,傳統「探針饋電微帶天線」頻帶很窄,通常只有2%至3%的寬度。大約20年前,我們研製出「L形探針饋電微帶天線」。這一技術把相對帶寬提高到30%,同時又能保持天線的良好輻射性能。

但是業界認為這種天線的反向輻射太強,不甚實用。自己的研究心血遭遇如此批評,也許會使人沮喪;但我努力精心改進,堅信能夠找出解決辦法。

事實上,正是這些批評促使我去改進自己的設計,終於研製出「磁電偶極天線」。它具有穩定的輻射模式、較寬的阻抗頻帶、較低的交叉偏振及反向輻射。第二次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好評。

同心協力

Professor Luk at the 2018 New Fellows’ dinner 陸教授(左)參加英國皇家工程院2018年新院士晚宴。 成功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努力結果。我們在2008年能夠帶領建立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多賴有城大及電子工程學系同仁的支持。我們團結一致,為研究課題同心協力而又各盡其能,過後一起開懷大笑。專業上支持、精神上鼓勵,是推動研究前進的無價之寶。真誠協作、坦率溝通,必將帶領我們進步。

我研究天線已經30多年了,至今仍熱愛自己的工作,仍期盼未來,不輕易退卻。我將與各位同事一起共同前進,貢獻社會;促成世界進步,成功自會到來。

陸貴文教授近年的成就Antenna

  • 2018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
  • 2017年,獲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天線及傳播分會頒予「John Kraus天線獎」(美國)
  • 2017年,獲頒城大「傑出研究獎」(香港)
  • 2015年,在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亞太區天線及傳播研討會上獲「最佳論文獎」(峇里)
  • 2011年,獲頒「2011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中國)
  • 2008年,在國際天線與傳播研討會上獲「最佳論文獎」(台北)
  • 2001年,獲頒「裘槎優秀科研者獎」(香港)

首頁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