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校園到社會
地震過後,國際培幼會在尼泊爾開設臨時學習中心。

消除世間的不公

文 : 馮美玲

每年,全球約有1,740萬名女童因家庭環境、傳統觀念、文化習俗等因素而被迫早婚,即約每兩秒便有一名。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女士(Kanie)說:「我探訪過一個柬埔寨女孩,她16歲便輟學結婚,原因是婚後丈夫可以幫自己家裏種田,哥哥可以去上學讀書。她不想早婚,卻毫無辦法。想到她很可能就這樣度過一生,看不到任何希望,我就十分難過。」

除了早婚,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女童還要面對失學、成為童工、割禮、性暴力、被販賣等問題。不少人會覺得這些只是他人的故事,Kanie卻感同身受。

Kanie大學時主修工商管理,在銀行、飲食集團、地產代理公司等大型企業工作達十年之後,毅然減薪加入樂施會。她說:「我希望為消除世間的不公平盡一分力。」

In 2016, Kanie visited Cambodian girls who married young.Kanie在2016年探訪受早婚影響的柬埔寨女童。她將商界思維引入慈善機構,將商業機構中常用的銷售、市場推廣和公關宣傳策略用於推廣樂施會,例如帶頭進行街頭籌募、推廣機構標語、維繫捐款者與受助人之間的良好關係等。2015年她因為對國際培幼會在全球推動的「愛.女孩」行動大感興趣,遂加入國際培幼會(香港)成為總幹事。

「愛.女孩」行動旨在確保世界各地的女孩能獲得求學、領導、自決和健康成長的權利。她說:「我有八兄弟姊妹,童年家貧,早上六點多便要起床洗全家人的衣服,自小對貧窮和『重男輕女』的觀念深有感受。」她慶幸自己可以憑藉知識和努力改善生活。「我們的目標是協助社會上被忽視的一群—特別是女童—脫貧,為他們提供教育和健康服務,助他們改善生活環境。當中最大的困難,在於改變政府規例及根深蒂固的社會風俗。」

Kanie好學不倦,擁有多個學位,2012年在城大修畢發展研究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她說:「我從課程中了解到相關的人權法及最新的社會發展,如氣候變化、企業社會責任、旅遊發展等,助我拓闊對發展研究的視野。我也認識了亞洲及國際學系副教授陳玉華博士及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得到很多啓發。」

國際培幼會(香港)與城大合辦2016「國際培幼會青年會議」。國際培幼會(香港)與城大合辦2016「國際培幼會青年會議」。國際培幼會(香港)在2015年及2016年更與城大亞洲及國際學系合辦「愛.女孩.爭取公義」青年會議,邀請多間中學的學生一起深入探討不同發展中國家的女童議題,亞洲及國際學系的學生及校友亦獲邀參與討論。

Kanie認為自己有機會接受教育,實在十分幸運。她希望青年人懂得珍惜,努力拓寬視野,因為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解決自身及社會面對的問題。

首頁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