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康是位工程師,在1996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城大) 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他曾於太古地產擔任技術統籌及可持續發展總經理多年,負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期間有份創立香港首個綠色建築評估工具,並致力研究多項建築節能措施,又加入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推動綠色建築發展。陳永康也積極參與公務,身兼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委員等多項公職。他多年來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建築理念,為香港在發展與環保之中取得平衡,可謂貢獻良多,最近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陳永康在不同崗位中均受到賞識,他分享其成功之道在於多和別人溝通,從別人身上學習。
陳永康雖出身於工程系,不過機緣下加入了恒生銀行工作,就開拓了他的商業管理之路,他分享道:「當時是朋友介紹我進去的,本來只是出任普通的工程師,但工作了兩、三個月後,就獲賞識而擢升為行產管理部主管。因工作需要,我就決定去城大再進修。」為了精益求精,陳永康決定先報讀一個管理學深造文憑課程打好基礎,再修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他回憶道:「城大最大的特點就是課程並不只著重教授理論,當中亦有很多小組報告及功課,對我來說非常實用。」陳永康說工程師的思維很注重邏輯和對錯,但是管理工作則需要圓滑的溝通技巧,城大的課程令他獲益良多。他解釋:「工程師總是一步一步地分析,去達到一個是或非的結論;但是管理則講多維思想,沒有一定的對錯。因此,課程訓練到我學懂聆聽別人意見,並可在短時間內歸納出一個理性的決定,這對我日後擔任高層領導的工作相當重要。」
在銀行工作了五年,陳永康就轉職到太古地產出任總工程師,並在五、六年間成為技術服務部門的主管,更加強他推動綠色建築的決心。他娓娓道來:「太古是一間很關注環境的企業,在九十年代還未流行環保概念時,我已被指派負責研究環保建築的方法,上班第一天就與業界人士開會,研究怎樣在香港推行評估綠色建築的方法,當時所研發的HK-BEAM更是全球第二套地區性建築環境評估工具。」環保建築的概念,是在工程開始前已研究項目在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各方面的影響,如研究使用可循環或碳足印較少的物料,事先以電腦模擬建築物會否造成對微氣候的影響,例如風阻、風速等。他說:「當時公眾對環保建築的認知很低,也未有太多相關法例,因此是業界自發性地去執行。直至2009年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成立,並將HK-BEAM升級成『綠建環評』。政府後來更推出政策,將綠建環評設為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先決條件之一,以鼓勵業界在發展項目融入環保元素,大大推動了本港綠色建築發展。」
身為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前任董事及現任執行董事,陳永康一直致力研究新技術,希望為業界帶來更完善、更環保的建築守則,他分享在議會的工作:「我們不斷向本地業界推廣綠色建築,同時與國際交流最新的優秀技術,提升香港在綠色建築上對世界的影響力,例如我們舉辦兩年一度的『環保建築大獎』,最近六月又舉辦過綠建『奧運級』盛事『可持續建築環境全球會議』。議會亦十分注重公眾宣傳,如每年都舉辦的『綠色建築周』。」陳永康還積極參與其他公職,包括出任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及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等,繼續努力推動可持續建築理念。他說:「氣候變化迫在眉睫,現時可持續建築概念已提升至如何加強城市抵擋極端天氣的能力,好像最近落成的跑馬地蓄洪池就是可保障市民生活的綠色建築。」談到推動綠色建築的理念,陳永康就表示深信「善與人同,捨己從人」,「如你做得比人好時樂於分享,發現不足就捨棄己見虛心學習,大家互相同行切磋砥礪,就可以合作建立一個更綠色更宜居的環境。」
(出版日期:2017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