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是香港引以為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亟待培育接班人發揚及傳承。從小熱愛戲曲的梁非同矢志投身戲行,除接受正統學藝培訓外,更透過攻讀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學士課程,深化對中西藝術文化的認識,為演出注入豐富養分。時至今天,這位學藝12年的「90後花旦」人如其名,跨越虎度門實現與眾不同的演藝夢。
曾演繹粵劇中不少經典角色的梁非同自入行以來不乏演出機會,早前載譽重演的新《胡不歸》及重塑經典的新《梁祝》,同樣由她擔當正印花旦,揉合傳統與創新製作,贏盡口碑。回顧由「跑龍套」至今成為花旦,她直言,最感恩得到家人的支持,以及眾多前輩的言傳身教,還有同輩的互勵共勉,助她在唱(唱功)、做(演技身段)、念(台詞對白)、打(武打)等各個範疇皆不斷提升,並謹守「戲班人」的專業精神,全情投入並認真對待每次排練及演出,從而把握每次踏台板的珍貴機會。
「小時候,父親經常在家播放《帝女花》和《再世紅梅記》等粵曲唱片,因旋律悅耳而產生好感。升上小學後適值互聯網興起,令我可於網上影片平台選看粵劇片段。」她指耳濡目染下,愈發喜愛這種唱、做、演皆需而又兼具華美服飾與妝容的表演藝術,漸漸期盼有朝一日可成為台上的一份子。直至升上中五,正就讀八和粵劇學院的朋友告知她青少年演員訓練班準備招生,經面試獲取錄,正式從「一張白紙」開展學藝之路。
梁非同續說,慶幸從小學習舞蹈,也是運動健將,身段較為柔軟,即使年屆16歲才開始習藝,亦沒有遇上太大障礙。「雖然期間曾暫停學藝專注應考中學文憑公開試,但戲曲是我的興趣,反而有助我減壓;加上由中學升讀大學,一面從文學、歷史、以至藝術文化等科目掌握演出相關的背景理論和知識,一面學習在粵劇舞台上實踐的技藝,兩者相輔相成。」
「大學選科時,留意到城大的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學士課程涵蓋東西方藝術概論、鑑賞及策展等知識,當中涉及電影和嶺南文化等多元領域,對認識不同文化項目也有幫助。」梁非同分享難忘的學習經歷時稱,印象最深是與同學合作進行與策展相關的畢業專題研習,由於大家知悉她是粵劇演員,便選定以戲棚搭建為主題,讓曾在戲棚演出的她可親身了解舞台建造的步驟,了解箇中學問,對戲曲演出環境及台上一竹一木也有更深入的認知,是一次寶貴的體驗。
隨著舞台經驗愈來愈豐富,配合多觀賞前輩的精湛演出,從中精進個人技巧,梁非同期望自己在演繹不同經典角色上變得成熟。「早前重演以武場戲為主的《穆桂英大破洪州》,相對我在七年前的首次演出有顯著分別,除拋槍等武打場面更為得心應手外,演繹夫妻相處等文戲場口也更具信心,情感更為細膩。」
誠如不少傳統藝術文化,面對時代進步與潮流更迭帶來的衝擊,粵劇在傳承及推廣上亦遇上重大的挑戰。梁非同認為,要吸引新一代產生興趣,首要是拉近他們與粵劇的距離,為此她不時會前往學校參與推廣活動,即場演出經典的粵劇片段,或示範提槍等武打功架等,更曾重返城大與學生分享粵劇文化,讓他們感受到粵劇的精彩之處,進而有興趣作進一步接觸及觀賞。
「為適應時代轉變,業界亦致力為粵劇注入創新的現代元素,如早前演出的新《梁祝》,加入創科投影元素,更將梁祝二人相知的經典劇情『扭橋』,令觀眾大感驚喜。」梁非同以自身經歷指,粵劇表演需要長期刻苦的鍛練,亦曾在訓練時發生受傷事故,惟她憑著對戲曲的熱誠,保持積極心態,持之以恆、克服種種難關。她在前輩身上,明白到「藝海無涯,唯勤是岸」,需要不恥下問,時刻反省並保持謙遜,方能不斷取得突破。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