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電影世界 藉創意圓夢

陳健朗


憑藉首次執導的電影《手捲煙》,陳健朗不但探討了身份認同及文化差異等元素,更在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勇奪新晉導演獎項。
  • 香港城市大學數碼媒體廣播榮譽文學士
  •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

光影世界彷彿具有一股懾人魔力,執導首齣電影《手捲煙》即奪得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項的陳健朗,正因中學畢業後,修讀了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數碼媒體廣播文學士課程,從中讓他感受到電影製作別具吸引力,更萌生執導個人作品的念頭,並由此開展精彩紛呈的光影之旅。

「我覺得上天在適當的時候自會給你合適的安排。」由擔任電影演員至化身導演,陳健朗皆甚具個人風格,並同樣獲得獎項嘉許。然而,在昔日的大學選科路上,原本他一直以戲劇課程為首選,卻在機緣巧合下報讀了城大的創意媒體學院,未料反有驚喜,更因而與電影結下不解緣。


執導微電影 累積拍攝經驗

「當時老師給予學生的影片製作課題甚具挑戰性,我們不時需要跟組拍攝;加上大學內有不少同學喜歡拍攝影片,在這種風氣帶動下,我亦開始參與其中,獲得大量實踐良機。」陳健朗直言,他在城大學習期間,逐漸對構思影片內容及拍攝產生興趣,並有志加入電影行業。直至正式入行,在拍攝團隊中亦巧遇不少城大校友,如《手捲煙》的副導演李海華,感覺十分奇妙。

憶述正式投身電影界,陳健朗稱,畢業在即已獲得首個加入劇組的機會,參與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的演出,從一向欣賞的陳果導演身上取經,更令他體會到擔當創作者可有較強的主導性,藉拍攝電影表達個人想法,故其後專注朝着導演的方向發展,開始在一直致力推動本地電影創作和發展,發掘及培養具潛質的年輕電影創作人才的「鮮浪潮」短片節執導及拍攝微電影,為實現目標踏出重要一步。


集三大元素 融會文化差異

憑藉首次執導的劇情長片《手捲煙》,陳健朗在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頒新晉導演殊榮。提到該片的拍攝意念,他指已醞釀兩至三年,當中有三大關鍵元素:重慶大廈、華籍英兵及土生土長的南亞裔人。「雖然我從小已聽說這些香港獨有的文化共融元素,但觸及相關題材的電影卻不多,這次正想利用戲中兩大角色,表達不同世代對文化差異及身份認同的觀感,彰顯影片的獨特性。」

在選角方面,陳健朗補充,落實拍攝後,很快已鎖定由演出經驗豐富的林家棟飾演退休華籍英兵的要角,尤為感謝對方不吝嗇提出寶貴意見,有助他塑造角色性格以至整部作品。「拍攝期間適值疫情第二波爆發,但電影製作成本不高,若無限期暫停便會虧蝕。經團隊上下同意後,我們決定在加強防疫措施下繼續拍攝,如現場專設管理衛生防疫的助導,每逢休息便為演員及工作人員消毒等,眾志成城使電影攝製如期完成。」


與團隊配合 突破創作界限

在香港從事電影工作,陳健朗不諱言,最大的挑戰永遠來自欠缺資源,團隊必須付出更多創意和更大努力,設法克服因製作預算有限而帶來的障礙。對於首次執導長片即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他認為在眾多成功要素中,最重要是全力以赴,獲獎與否則難免有運氣成份。「獎項代表別人對你的肯定,我會為此高興;但即使沒有得獎,也不會失落。因為無論如何,此後同樣要繼續投入構思及拍攝更好的作品,持續推動自己進步。」

展望在光影世界繼續築夢,陳健朗透露,未來銳意在導演及演員層面作雙線發展,期望如同拍攝《手捲煙》般遇到合適的演員與製作團隊,彼此互相配合令作品更趨完善,令他可循序漸進地發掘更多創作方向及可能性;同時通過不同電影題材表達深層訊息,以至傳遞一種情感,感染觀眾和引發共鳴。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