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今昔>      

 

廣州歷史背景

自二千多年前廣州建城以來, 為歷代的郡治, 州治, 府治所在地. 公元前214年, 秦在番山和禺山上筑城垣, 稱 番禺.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置廣州. 廣州又稱羊城, 穗城, 相傳古時侯有五位仙人穿五彩衣, 騎五色羊降臨廣州, 把一莖六出的谷穗贈給人鬥門, 並祝願此地永無饑荒, 隨後仙人騰空而去, 五羊則化為石而永留人間.

 

廣州是一座具有2210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名城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名城古跡. 如西漢南越王墓物家祠,六榕寺, 鎮海樓,光孝寺, 三元宮, 五仙觀, 懷聖寺, 聖心堂, 南海神, 每一處名勝都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生動見証. 從廣州發現的秦漢造船工場遺址, 表明了2000多年前廣州造船技術和生產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古代岭南的歷史上, 先後有南越, 南漢, 南明三個封政權都在廣州。

 

廣州又是近代中國革命的策源地和現代文朋的重要搖籃.虎門銷煙,三元英,辛亥革命時期的黃花崗起義, 以及廣州起義等重大歷史事件就發生在這裏, 形成了黃花崗, 黃埔軍校,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中山記念堂等有歷史意義點.

gz_jj.jpg (16746 bytes)

 

廣州的地理環境

廣州地處珠江三角州北緣, 西, 北東三江先後匯流成為珠江經虎門入南海. 離市中心約20千米的黃埔港, 是華南最大的內河港口,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於黃埔區. 白雲機場是目前我國三大機場之一. 廣州又是廣深, 廣三鐵路的起點. 京廣鐵路的終點. 山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 早在隋唐時期, 廣州

就是世界著名的大港, 成為我國對外能商最早的城市之一. 自1957年以來, 每年4月15日至5月5日和10月15日至11月5日春秋兩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都在這裏舉行.

 

廣州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秀麗, 旅游資源豐富。 如白雲山風景, 芙蓉嶂風景區,蓮花山風景區,九龍潭水上世界,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 文化內涵豐富, 地方特色鮮明. 廣州市內公園星羅密布, 越秀公園, 流園, 麓湖公園, 天河公園, 東山湖公園,蘭圃, 廣州動物園等,以及近年來建台花

園, 雕塑公園。

 

參考資料:

http://www.gz-gov.org/luyou.html

 

 

廣州交通

談廣州交通,可分為內外兩項。對外交通方面,由於廣州市是華南的經濟中心,交通可謂十分便利。像我們乘旅遊車的,先經過深圳那條美麗的海濱大道,之後經過多條高速公路,又經過虎門大橋,個多小時便可到達廣州市。其他的還有直通火車,快捷方便。比起以往只能在深圳轉火車,花上四小時才能到達廣州的苦況,現在我們可幸福了!

而北上方面,除了直通火車,飛機,還可以經過內外環路,連接105國道,到中國各大城市一樣方便,無怪乎廣州能成為華南地區的主要城市!

而廣州城內,珠江將廣州城分開了兩半。河南主要是較新的工業區,而河北則為舊區(東山、荔灣、越秀)、住宅區及金融區。市內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巴士、無軌電車及的士,另外還有新設的地下鐵路。而城市內由幾條主要道路劃分出廣州市的不同區域:東風路、中山路、人民路及解放路。這次我們主要行經及遊覽的是珠江畔的出名道路如上下九路及北京路。

上下九路為廣州老街,為商販雲集之地,服裝店、果品店、食肆酒家比比皆是,是廣州市內一條主要的遊閑大道。就我們所見,這條路充滿了舊中國及歐陸式的建築。導遊小姐解說,原來市政府故意保留及翻新這些特式建築,使之成為上下九路的標誌! 而上下九路可通清平路,清平市場內,廣東省所有珍禽異獸皆雲集於此,狗貓蛇龜,禽鳥野獸,凡是背脊向天,能吃的都在此可見!但由於我們行程緊迫,並沒有進入這條「為食之路」,但我相信我們大部份女同學一進去便會不停尖叫,可能連下一餐飯都可以慳埋!

而北京路則是廣東人文化的集結之地,外文書店、工具書店、傳統書店應有盡有,而北京路亦是我們的同學愛蒲的購物地點,因為那裡亦是廣州市的主要購物地區!

雖然我們未能飽覽整個廣州市,但從我們遊覽過的街道看來,可知道廣州市是一個開始規劃的城市,嘗試將新舊事物共冶一爐,為這個舊城市變換新面貌;同時,透過不斷伸展的道路網,不斷將城市的範圍擴展。在可見的將來,廣州的發展將會一日千里!

 

 

廣州經濟概覽:

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是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的必然選擇。

國內:國家實施全方位對外開放政策,使廣州需要創造出新的優勢;珠江三角洲成功起飛,由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最繁榮的城市帶,亦因此而令廣州面臨挑戰及良機。

國外:世界經濟的發展日益,呈現國際化、區域一體化的趨勢,任何國家或地區都不可能脫離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環境而孤立發展。

國內外經濟發展新格局,對廣州乃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而廣州選擇了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方向;這選擇使廣州在經濟競爭中贏取主動權,有效參與國際分工合作。

 

廣州經濟實力

廣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擁有十分重要的內在發展條件。改革開放十几年,廣州已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經濟總体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廣州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排名位居全國第三位。

今天的廣州已是華南地區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郵電通訊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廣州商業活動旺盛、行業齊全、輻射面廣、信息靈通、流通渠道順暢;每千人擁有商業、飲食、服務網點之數及商業服務人員總數為全國十大城市之冠,與國際大都市香港、新加坡相近。

廣州金融業發展迅速,全市金融機構有2千多個,平均每3千人擁有1個, 其密集程度幾近香港。外資銀行陸續引進,已形成了較齊全的金融体系,成為華南地區融資能力最強的中心城市﹔廣州逐年來已增大了交通運輸、電訊業的投資量,已 初步形成覆蓋面廣、境內外相銜接的綜合交通網絡。

通訊方面實現了市話程控化和市轄區、市電話聯網,開通全國容量最大的全自動無線尋呼台電話系統。國際長途可直撥2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特快專遞可通達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州科技投入不斷增加,現有各種科研機構400多個,各類科研專業人員30多萬人,佔全省的60%。民辦科研活躍,國際科技合作和交流進一步加強,文化事業方面,也擁有良好的基礎。

 

未來規劃

廣州市提出用15年時間實現現代化、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宏偉目標。15年後廣州要實現的經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達2000億元,年均遞增13%﹔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26000元,年均遞增11%﹔三大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2:38:60﹔ 社會商業總銷售3800億元,年均遞增20%﹔出口產品產值超過130億美元,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0%﹔利用外資規模超過50億美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10000元左右。

1993年9月,廣州作為中國第一個城市被𢬢@界大都市協會眏粟グ鬥陞奐|員。2005
年廣州可否實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宏偉目標﹖廣州任重道遠﹗廣州人夢寐以求﹗廣州,將為這段歷史驕傲和自豪﹗

    而國內這個保障制度, 跟香港正在爭取的最低工資的制度一樣, 國內稱為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 對家庭平均月收入不足最低生活標準的困難居民進行救濟. 這可確保國內員工的生活達到一定的水平.

    廣東社會保險改革的特點是起步早、定位准、目標明確、機制靈活及改革創新。包括有失業保險、 醫療保險、 養老保險 、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等。 . 跟據該局的資料顯示, 去年有八百六十萬人參加了養老保險, 另外有七百四十萬人參加了失業保險, 而且政府在社會保險制度下定立法規,例如失業保險法, 工傷保障條例及養老保險條例, 這些法例確保以上的保險制度有效地執行.

其實社會保險本身是具有五個職能﹐一是保障基本生活穩定社會﹐二是收入再分配﹐三是調節消費和需要﹐四是儲蓄和投資﹐五是增加生產和就業。

 


Copyright (C) 2001 Dept. of Applied Social Studi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